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丁三青.ppt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丁三青.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丁三青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案例 ●比尔·盖茨1975年创办微软公司,1986年微软股票上市,1990年将视 窗操作系统投放市场,1995年成为世界首富。1999年7月,资产达5000亿美 元,比尔·盖茨资产1100亿。 ●微软成功的秘诀:“我们的成功取决于创新” ●微软交战的守则:“淘汰自己的产品” ●微软招聘雇员的标准:“能够适应软件技术与行业内差不多每月一 次的革命” ●“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我们在市场上占据领导地位20多 年,但是这并不是未来的保证。我们每天都必须创新。”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中国创新力现状: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非强国。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 在很多领域,就产量而言,我国都名列世界第一,但产品 品种少,档次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 ●法国《外交世界》月刊2005年8月号:中国出口的 三分之二都来自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它们做的主要是 来料加工和组装。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以高于 国民经济3倍的速度迅猛增长。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 值达到56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1%。2004年中国电 子信息产品出口超过200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5%,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大国。 ●商务部2005年9月9日发布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 际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处于“大 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以粮食生产为例: ●权威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总产量需达 到6.4-7.2亿吨。面对耕地减少、生态恶化等困难,在不到30年的 时间里,我们应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近3亿吨粮食增产呢? ●中国农业大学提出“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即在我国 一、 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2000斤、3000斤和3500斤-- 4000斤的粮食超高产田,将可以实现粮食总产6.4-7.2亿吨,从而 实现“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人”的战略目标。 ●技术创新是根本保证。实践表明,在现代粮食增产过程中, 技术因素占35%,即每增产100斤粮食,就有35斤是因为技术的改良 带来的。预计到2020年,技术因素的贡献将达到45%。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能耗 199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达36490万亿热单位,比15年 前增长将近77%,其中发展中国家整体能源消费量增长了 近252%,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增幅高达268%。与此同时, 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仅为48%。到2010年,发展中 国家消耗原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3上升到 1/2。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矿难 2007年5月7日,在“百度”上搜寻“矿难”一词,找到相关 网页约3,390,000篇,用时0.001秒; 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倍;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为30%左右,是世界先进采煤 国家的60% ,煤炭入洗比例为35%,资源综合利用率42%,采 煤机械化程度40% 在“百度”上搜寻“煤炭人才短缺”,找到相关网页约 347,000篇,用时0.001秒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 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胡锦涛:教育的三个优先” 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