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境界与形象:抗战国难之际李烈钧的复出.pdfVIP

胸襟、境界与形象:抗战国难之际李烈钧的复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 7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y ,20 11 第40卷 第4期 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1.40.No.4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1)04-0103.(12) 胸襟、境界与形象 :抗战国难之际李烈钧的复出 廖大伟 (东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上海 201620) 摘 要: 李烈钧将军一生赤诚爱国,始终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在 “九 ·一八”前 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位胸襟境界之大者,是一位真正的义士。他复出后的系列言行和卓越 努力,促进 了一致抗战思想的形成,对 “一二八 “淞沪抗战产生积极影响,对北方抗 日情绪高涨 也有鼓舞作用。更让历史引为珍贵的是,他对 民主的呼唤,对民众真诚的关爱和信任。抗战、 民主、团结,抓住 了中华民族当时面临的关键 问题。李烈钧将此作为整体提出,这与同时代人 相比,显具睿智和远见 ,同时也折射 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 李烈钧;九 ·一八;复出 和悼念先烈4次,作诗 22首,题字4幅,作序 1 一 、 问题的提出 篇,共计留存个人或集体文献 161篇,即平均 5天 读史发现,李烈钧于 “九 ·一八”前后政治热 不满便有一次讲话或一篇有关文章发表。此外这 情迥异,完全判若两人 。之前 3年,即 1928年 l0 期间他还数次晋京 (南京),两度北上,一赴庐 山, 月至 1931年9月,李烈钧主要寓居沪上,偶尔会 为缓解与调和国民党内部矛盾从而一致对外而风 回江西武宁探亲访友,寄情于家乡山水。期间除 尘仆仆 ,不辞艰辛。 了为侨务会议章程预算 问题、台湾同胞列席旁听 关于李烈钧研究,迄今还较欠缺,大陆或台湾 国民党三届三 中全会问题联名上书,及 1931年 5 虽有些许论著,但重复颇多,鲜有深入,且存在 月与唐绍仪等联名通电反蒋外,基本上采取超脱 “前强后弱”、聚焦失衡的现象。李烈钧前半生叱 淡泊的处世态度 ,对政治尽量避而少 问。而 “九 咤风云,尤其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 一 八”之后其重新 “出世”的呈现则十分明显, 中其功勋卓伟,自也引起后世关注;而其北伐之后 对国事政务与民族前途的关切与之前的3年大不 的历史则往往语焉不详,草草带过。⑨近年来有学 相同。从 1931年 9月至 1933年 12月,李烈钧 者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已有数篇论文先后发表。 曾先后单独或联名致 电致函、复 电复函国民党 中 这些论文从选题到内容上均填补 了以往不足,但 央 17次,单独或联名向国民党中央提案8份,单 总体而言还有待开拓和深入。 独致电致函、复 电复函蒋介石 19次,单独或联名 历史人物的丰满、真实和评价,有时需要细处 致电致函、复电复函国民党其他要人和有关团体 和片断的挖掘、窜拾与梳理,而其中的某些细枝末 机构38次,外出报告、演说8次,与报社记者谈话 节往往值得咀嚼和寻味。 “九 ·一八”前后李烈 28次,在公共场合发表政见 12次,倡议抗战募捐 钧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九 ·一八”后其政 收稿 日期 :2010-12-10 作者简介:廖大伟(1961.),男,上海人,东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