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 第 10期 GartsuAgr.Sci.andTechn. No.10 2013 43
农作物粉垄栽培及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
吕军峰 ,韦本辉 ,侯慧芝 ,张国平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 :介绍了新型农耕技术—粉垄耕作技术特征和农作物粉垄栽培增产效应,从缓解干旱,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了粉垄耕作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粉垄栽培;干旱区;意义
中图分类号:S1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3)10—0043—02
i:10.3969/i.issn.1001—1463.2013.10.018
中国目前耕地红线为1.2亿hm,其农产品的产 利用天然降水),具有活土、保水 、透气 、保肥及
出量供应了l3亿人 口的需求,促进和保持了社会稳 节能减耗等功效。
定和经济发展。预计~U2o5o年中国人 口将突破15 2 增产效果
亿,世界人 口将增至9O亿,所以,在耕地面积有限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国多个省级农科
的条件下,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 口需要是摆在农 院、农业院校在10多种作物上应用粉垄栽培技术 ,
业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粮食安全始终是 均表现出大幅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可达10%~30%。
全球不可回避之头等大事。耕地有限,今后粮食总 采用粉垄耕作技术 ,水稻广西第1季增产23.87%,
产的增加在于单产的有效提高,而单产提高的根本 其后第2季免耕增产9.25%、第3季增产8.88%、第4
出路在 良种 、良田、良法的合理配套 。 季增产5.50%,再生稻(第4季)较晚稻早收20~30d,
粉垄栽培技术是利用粉垄机械的1个或1组(多 产 量超过7500kgh/m ,广东优 质稻增产 1050
组)螺旋型钻头,一次性垂直前行对土壤横向快速 kg/hm以上;玉米宁夏增产1803kg/hm ,辽宁增产
旋磨切割粉碎 、自然悬浮成垄;之后在形成的垄 1500kg/hm以上,第2年持续增产;小麦河南增产
面上直接种植作物的新型技术。应用粉垄栽培的 26.25%,第2季轮种水稻持续增产 ;马铃薯甘肃增
作物在正常科学管理条件下可增产10%~30%,具 产35.48%,第2年增产15.6%;其农产品品质也得到
有较好的自然性增长而非增加肥料等投入 的增产 改善或提高。按全国水稻0.32亿hm、玉米0.27亿
作用 ,而且其产品质量也将得到改善或提高。粉 hm、小麦0.13亿hm、马铃薯0.05亿hm2,红薯0.06
垄栽培的发明与应用 ,摒弃了现行的机耕模式 , 亿hm、大豆0.03亿hm、油菜0.03亿hm针 ,如这几
实现了农艺与农机 的有机结合 ,对进一步解决耕 种作物有30%面积应用粉垄栽培,则共0.27亿hm,
地的良田化和耕种的良法化问题 ,提高耕地农产 平均折合增产稻谷750kgh/m,可增产粮食200亿kg
品产出率 ,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将 (新增效益500亿元),相当新增加水稻播种面积
发挥积极作用。 266.7万hm,增产的粮食可养活1亿多人 口。
1粉垄耕作技术的特征 3 粉垄栽培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
表l列出了粉垄耕作与传统耕作的主要区别。 3.1 缓解旱情,减少水土流失
传统耕作是由犁头型翻耕机械对土壤进行耙碎(纵 粉垄耕作技术具有耕地 “土壤水库”之效,流
向碎土),深度一般为15~20cm,由于翻耕或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YD∕T 5066-2017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高清版)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VIP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x
-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x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肖炜)教案 第6课 为西式宴席设计酒水.docx VIP
- 塔吊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