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农业科学 2009,(2):25~26 HunanAgriculturalSciences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组合Y两优 599
高产制种技术
颜庆夫t,曹克勤2,陈 勇 ,张善华 ,段朝华 ,刘建丰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湖南省新化县农业局,湖南 新化
417600;3.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湖南 长沙410128)
摘 要 :、两优599足湖I}_j农1k~7:lk稻所利川两JH核 fi_系Y58S. 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599flt!-~It@成的两系杂交迟熟晚
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适应性广。介绍了亲夺的特征特性,指出_rY两优599制种高产的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该
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两系杂交晚稻;Y两优599;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2—0025—02
Y两优 599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以国家杂 性(7级)优于对照(9级)III。2008年,在娄底市娄星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 区大科乡对该组合进行小面积制种,制种面积O.2
系Y58S为母本,以新选育的恢复系599为父本配 hm,平均产量达到3.08t/hm,并观察了亲本的特
组育成的迟熟晚稻杂交组合。2008年 3月通过湖 征特性 ,对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
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
l 亲本的特征特性
稻2008036。该组合在湖南省做双季晚稻栽培时全
生育期 121d,与威优46相同。株高约 110cm,叶片 1.1 母本 Y58S的特征特性
宽度中等、较长、直立,叶色浓绿,叶鞘绿色。分蘖力 Y58S是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强,生长稳健,抽穗整齐,后期落色好。一般每公顷 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
有效穗达 300万左右 ,每穗总粒数 127粒 ,结实率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
85%以上,千粒重26g,籽粒饱满。2006年参加湖南 23.0℃,在湖南省不育历期长达90d左右,不育期
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7.89t/hm,比对照威优46 内不育株率,花粉不育度均为 100%。花时早 ,午前
增产5.07%。达显著水平,居小组第一。2007年湖南 花率66.6%以上,柱头外露率 88.9%以上。一般异交
省区域试验续试,平均产量 7.1t/hm,比对照增产 结实率50%左右,制种易获高产。在湖南娄底6月
3.25%。两年区试平均单产 7.5t/hm,比对照增产 5日播种8月23日始穗,播始历期为79d,主茎叶
4.16%,稳产性优于对照。2007年在娄底市娄星区 片数 l4叶。制种时黑粉病和纹枯病较轻。
进行试验示范面积0.2hm,单产达到9.85t/hm。 1.2 父本 599的特征特性
稻米品质检验结果是 :糙米率 81.2%、精米率 父本 599株型松散适中,株高 108.9cm,茎杆
73.8%、整精米率69.6%、粒长6.7mm、长宽比3.0、 较粗壮,叶片直立,株叶形态好 ,分蘖力强 ,耐肥抗
垩 白粒率 14%、垩 白度 1.7%、透明度 1级 、碱消值 倒。营养生长期稳定,在湘中地区5月底6月初播
7.0级 、胶稠度 61mill、直链锭粉含量 14.4%、蛋 白
种,播始历期88d左右,主茎总叶片数 15叶。每穗颖
质含量 10.8%。除直链淀粉含量略低于三等优质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