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护理孟艳_曾庆贺_鞠桂萍.docVIP

14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护理孟艳_曾庆贺_鞠桂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护理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此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范文、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a href=/word文档/a 孟 艳 曾庆贺 鞠桂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症科,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名波状热、地中海热、驰张热及马耳他热,是最广泛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人类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羊、牛、山羊、猪等)或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和奶酪等获病[1]。该病在人类和动物中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重要经济损失的公共卫生问题[2]。典型临床特征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3]。布病致神经系统损伤者较少见,Seidel G等[4]报道约有4%~13%的布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的是亚急性或慢性脑膜脑炎。我院近3年共收治1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布病患者,现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5~56岁,平均(35.71±12.18)岁; 14例患者均来自农村,与羊或牛常年接触10例,皮毛接触2例,进食牛羊肉1例,否认接触史1例。14例患者除神经系统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8.5~39℃3例,大于39℃11例,发热时均伴有乏力、多汗,4例患者出现寒战,5例关节和神经同时受累,8例肝脾肿大,4例有淋巴结肿大,1例贫血。 1.2 神经系统症状 14例神经型布病患者中,出现头痛、呕吐10例,有脑膜刺激征者11例,烦躁、抽搐2例,淡漠3例,昏迷3例,病理阳性征3例,双下肢无力2例。从临床诊断结果看,脑膜炎4例,其中脑膜炎并双下肢瘫痪2例,脑炎2例;脑膜脑炎4例。外展神经麻痹和视力下降各1例,脊髓炎1例,共济失调性步态1例。 2 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急性期患者常有不规则发热伴乏力、多汗、关节疼痛,良好的休养环境对于患者的休养尤为重要。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减轻病损器官损耗,保持环境安静,室温以18~22℃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做好基础护理,每日温水擦浴,做好口腔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由于高热,患者体能消耗大,饮食宜以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1、C,以提高免疫力,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2.2心理护理 布病患者由于病程较长,疗程长,易复发,病人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神经症状的出现更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治疗期间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注意倾听患者陈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及时给予安慰,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布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效果,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轻焦虑、烦躁等情绪,增加患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2.3 一般症状护理 2.3.1发热护理 布鲁氏杆菌释放内毒素,侵入大脑脑干,导致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病变,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导致发热,各病灶中的细菌可反复进入血流而引起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并使病程迁延变为慢性;患者热型以波状热为主,高温多在下午和晚上出现,发热持续2~3周,体温下降,症状缓解,间歇1~2周再度发热,并随之出现畏寒、发热、多汗、乏力、游走性关节痛等症状,如此反复发作。患者发热时首选物理降温,如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擦浴,以减轻症状,注意屏风遮挡,避免直吹,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裤及床单,每日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发热患者体温高达39℃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密切观察患者的发热和出汗情况,出现寒战时注意保暖;患者大量出汗可导致虚脱,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成人每天需饮水2000-3000 ml,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高热患者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2.3.2疼痛护理 关节痛的护理 关节疼痛是布病患者主要症状之一,以脊柱及大关节多见,多呈游走性,同时可伴有肌肉酸痛、神经痛,有些患者疼痛十分剧烈,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休息。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适当按摩,注意保暖,用,每天两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局部肌肉以缓解疼痛[5],也可用红外线灯进行局部照射[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睾丸痛的护理 睾丸胀痛者,遵医嘱给予“十”字吊带托扶[7],提高睾丸位置,避免下垂,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睾丸局部胀痛,症状明显,疼痛难忍者可用5%~10%的硫酸镁湿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防止湿敷过度致损伤。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