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史 纵 横
意境 ·境界: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谢延秀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认
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 “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
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意境;境界;诗意的存在方式
中图分类号:1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O7一O110—03
一 、 意境说的理论源头——诗“言志说”与“比兴说” 也,必豁人耳目。王氏把境界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词“以境界
诗言志,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心志,汉儒解释为志意,解释 为最上”,不独词,所有诗歌艺术、抒情文学作品概莫能外。论述意境的
为情,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今人所谓思想情感。文学是用语言来 文章著作汗牛充栋,其共识为:意境是中国诗歌艺术、抒情艺术的形象,
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这是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被称为表现说、情感 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无穷。朱光潜、宗白华及当代袁行
说,这是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说、再现说相对的一种文学理论。重 霈、童庆炳等人为意境理论作出巨大贡献,兹不赘述。
内在精神的表达、内向性,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 在此强调的是,意境理论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也并非如王国维自言
抒情或言志无非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的,一是间接的。直接的方式 自家独创,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到“中
是赋,即直言其事、直抒胸臆,就是把思想情感直截了当或淋漓尽致地 国诗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追溯于“比兴说”中的情物论,追溯于中
表达出来,可以不加修饰,也可以铺采搞文,穷形尽相。间接的方式是比 国诗歌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创作方式。不独诗文创作,古人在生活中
兴,比是比方于物(郑众),以彼物比此物(朱熹),此情,此意;兴是托事 也很早就有“比德”传统,如以玉比德:佩玉取其温润,取其“宁为玉碎,
于物(郑众),是先言它物以弓I起所咏之词(朱熹),所咏之情,此所咏之 不为瓦全”;以山水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意。合而言之,比兴是以物喻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假象见意(皎然)。 仁者寿。这种观物体物方式,使得意境这一概念往往超出文学艺术领
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蕴藉,最为众人喜爱,也是诗歌艺术最常用的。唐人 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
李仲蒙言: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 二、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拓展及其它
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见胡寅斐《然集致·李叔易》)尽管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一般是在诗词艺术范围内使用境界一词
以上说法或从修辞层面、或从创作过程谈论赋比兴,但修辞与创作的成 的。但有一节更为有名的名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他说,古今之成大事
果——艺术形象,唐人已有名称,即境。如王昌龄所言物境、意境、情境; 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皎然所说缘“境不尽日情”;司空图所谓思“与境谐”。境,原意为疆界,是 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地域,佛经翻译中用以指精神层次、精神境界,唐人取以指诗的形象。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
代表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名词有如上的志、意、情等,表述取自 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客观世界的物象的意象的名词有物、象(来自易传立“象以尽意”)、景 这三句诗分别取自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和辛弃疾青《玉
等。钱钟书曾言:诗可有意无物(按:如直抒胸臆),但一般总是既有意、 案》,三首词都是言情的。但王氏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而又合理的阐发和
又有物。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 弓l申,用三种诗词意境比拟做学问、成事业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
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不“能作景语焉能作情语?”物与境 种较高级境界。所谓较高级,即言其已经超越了人最基本、也最低的层
的区别是:物是单一的,如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桑;境 次——冯友兰所谓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而进入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20170407.pdf VIP
- 人教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直角》PPT课件.pptx VIP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 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医院感染的消毒灭菌与器械管理.pptx VIP
-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pptx VIP
- 2025年呼吸内科医师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1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pdf VIP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苏轼《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古诗词PPT.pptx VIP
- (2025年)全科医生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