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殷代的日界
黄天树
殷人是用于支来纪日的。那么.两个相邻的干支日是如何分界的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日界问题。日界,有人又称之为。日首”或“日始”,即以什么时辰作为一日之首或一日之始的。
名称叫法不同,所说的实际上是一回事情。 , 、j 、’
古今中外.干支日的分界有过夜半、清晨、正午、黄昏等多种说法。那么,殷人是如何划分
两个干支日的界线呢?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夜半为日界∞;另一种以日出之际的
“旦”时为日界o。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关系到殷墟h辞中月食日期的确定,而月食日期的确定
又关系到殷周年代的推定,所以殷代的日界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但是,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学术界目前意见仍有分歧。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讨论,以取得共识。
常玉芝先生在1998年新出版的《殷商历法研究)一书中主张“天明”说。她说:
i
’
.
殷人的一个干支代表一十白昼加一十黑夜.一个白昼或一个黑夜都是完整的,这说明殷
人一日的起始点不会在白昼的正午之时。也不会在黑夜的夜半时.……殷人日与目的分界在
日出的“旦”时.即殷人的目始是“旦”。连今对此现点做过直接论证的只有宋镇豪先生。o
’
近来,笔者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甲骨文天象记录和商代历法。专题研究。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有关h辞作了比较深人细致的分析研究之后,认为殷人日与日的分界决不
会是从“天明”开始的,而应该是从。夙”或。夜半”开始分界的(从夙始,可以论定;从夜半
始,仅为推断)。要弄清楚这一问题,最好还是从h辞内容人手来作一番考察。为排印和阅读方
青
便,文中所引h辞尽可能用通行字。
史
研
竞
o德教毒:‘商代的纪日涪)。《通报)第40期,1951年。周法高:‘论商代月蚀的记日法).暗佛‘亚洲学报,第25
期,19“~1965年;赵林译文蓑《大陆杂志,第35卷第3期.1967年8月。劳
髓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奉3分。1983年。事学勤:‘
写稿。1997年3月。 .
o董作宴:殷代的纪日法),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5期,1953年。朱镇囊:
学术讨论舍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股代
出版杜.1998。
o分觅‘殷商历j岳研究·殷代日始.第182、190页·
(1▲)癸,戍夙伐,嘎,不雉[人]?
(1B)癸,于旦廷伐,拽,不雉人?。(《舍集26897=邺3·44·5[无名组]o)
戍,是商人中担任防戍等军事工作的一种武装人员,如:“其呼戍御羌方于义刖,々羌方,
不丧众”(合27972,无名组)。气,当。战胜”讲o。雉人,于省吾先生说:“甲骨文雉众或雉
人,雉字应读为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联锁保护培训课件.pptx VIP
- 视觉引导类应用总结( 包含详细的旋转中心计算公式).pptx VIP
- 鲁棒控制-01.ppt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专业自评报告.docx VIP
- 断路器及GIS多型号液压操动机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pptx
-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哲思化写作素材4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弗洛伊德、萨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