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琼海市红火蚁调查监测技术方案
一、鉴别特征
(一)形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2.5~4.0。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23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1结节呈扁锥状,第2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4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
大型工蚁(兵蚁)体长6~7。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
(二)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10~30,直径30~50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
(三)危害特征
红火蚁主要以螯针叮刺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伤般疼痛感,24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疱。
二、红火蚁发生分布调查与监测
(一)访问调查
向当地居民询问有关红火蚁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危害情况,分析红火蚁传播扩散情况及其来源。每个社区或行政村询问调查30人以上。对询问过程发现的红火蚁可疑存在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
(二)实地调查
1调查地域
重点调查杂草丛生的荒地、农田田埂、靠近水源的地方、堤坝、路边、村道、草坪、绿地以及房屋墙角、庭院附近的垃圾堆、公园、学校等场所。
2调查方法
每行政村或社区每类型调查地块不少于10个,每点调查面积大于502,调查点要有代表性,覆盖整个村或社区。观察有无蚁丘或沙堆状的蚁巢,记录蚁丘或蚁巢的发生区域、发生范围、发生密度及其直径和高度,并拨开蚁巢表面,观察蚂蚁是否迅速出巢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
(三)诱饵诱集监测
1诱饵制作及用量
诱饵成分:花生油95%,白糖或蜜糖5%,如用白糖,将其熬成糖浆。将花生油和白糖或蜜糖按95∶5的比例加入碗碟中,搅拌混匀,放入浅碟中(可用一次性纸碟,直径约15),每碟约10,制成诱饵。。将放入中(可用),每约,制成诱饵。2、诱饵投放
每个村庄或社区各类型地块诱饵放置点不少于5个。将诱饵放在蚂蚁适生区域的荫蔽处,最好放置在有蚂蚁活动的地方。注意使装有诱饵的浅碟边沿贴于地面,方便蚂蚁爬上。每点面积502以上,放5个诱碟,碟间距离5以上,随机放置。
3调查
每天观察1次,并更换诱饵,连续观察5天(雨天除外)。对诱集的蚂蚁进行形态观察是否为红棕色,如发现可疑蚂蚁则结合对周围蚁巢以及蚂蚁行为特征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如发现蚁巢即采集巢内蚂蚁样本。
三、样本采集与寄送
在调查中如发现可疑蚂蚁,将可疑蚂蚁用70%酒精浸泡或用农药杀死,标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将每点采集的蚂蚁集中于一个标本瓶中,采集可疑蚂蚁标本数量0头以上。将样本派员送至省植物检疫站,要确保运送过程中样本的安全。
四、调查人员的要求
要求调查人员为专职植检员或经过培训的植保技术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红火蚁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结合行为特点、蚁丘特征、危害症状以及红火蚁的调查监测方法和手段等。
五、调查结果处理
调查监测中,一旦发现红火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必须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每天逐级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有关调查监测情况。
附件1:
红火蚁调查表
单位: 调查人:
调查
时间 调查地点(镇、乡、村庄或田洋) 地块
类型 发生
面积(亩) 单位面积蚁丘数
(个/亩) 被叮咬人数(人) 灌药防治蚁丘数(个) 灌药防治后有活残蚁的蚁丘数(个) 已防治区新增蚁丘数(个) 投入资金(元) 投入物资 原被
叮咬
人数 新 增
被叮咬
人 数 累 计
被叮咬人 数 农药(吨) 其他 以上表格每2天调查上报一次。琼海市植保植检站联系人:彭燕,电话邮箱
附表2:
红火蚁诱集监测记录表
监测单位(盖章) 监测人 调查地点(乡镇/村)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类型 代表面积(亩) 监测点序号 诱瓶序号 可疑蚂蚁数量 红火蚁数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