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41
前言
翻译教学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领域。翻译教学研究也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翻译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翻译教学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翻译教学实践的发展,也决定着翻译人才的整体水平和未来发展,因此,随着翻译人才需求的增加,对于翻译教学的相关探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谈及翻译教学,很多人仍然认为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一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似乎与翻译教学毫不相干。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在各个领域都与各国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去、引进来,除了语言交流,我们还需要口语和笔语翻译的介入。非英语专业如经贸、法律、科学、哲学等专业的学生,无疑需要基本的口笔译能力。这种现状呼唤着我们将翻译教学扩展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培养广大学生必要的翻译实践能力。本书适用于翻译教师、研究生以及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基础理论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翻译理论。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纷繁复杂,学者们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系统了解翻译理论发展的脉搏,本书以最简明易懂的方式梳理了翻译研究的流派,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呈现翻译研究的理论成果,列举了诸家流派的观点,力图呈现一个立体的翻译研究图景。翻译研究的历史表明,翻译研究不能仅仅限于词、句、语篇层面的研究,而是要开展跨学科、多视角研究。我们从功能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语用学、语义学、符号学、对比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多个学科角度重新审视了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等问题。
下编则从实践层面入手,探讨了翻译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第四章探讨了翻译教学的概念、目标和定位,构建了翻译能力培养体系。第五章首先介绍了英、法、德、奥和港、澳、台地区的教学模式,并深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多维信息输入翻译教学模式、人本主义翻译教学模式、竞合探究翻译教学模式、实用性翻译教学模式、过程式翻译教学模式、流程图式教学模式,对目前我国的翻译教学实践有较强的借鉴价值。第六章介绍了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翻译测试,在澄清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翻译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并对各种现行的翻译测试和翻译试题的编写进行了的探讨。第七章介绍了翻译教材的开发,在分析各种教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教材的翻译原则和编写方法。
本书是由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的多名教师和研究生集体完成的。严明院长在策划整个系列丛书的指导原则和编写方法之外,对本书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悉心的指导。冯莉负责本书的策划、统筹和审校工作。李家春负责第一章的第二、五、六、七、八、九节,以及第二、四章的编写,共计十万字;宋月霜负责第一章的第一节,第四节部分内容,以及第七章,共计六万字;甄晓非负责第一章的第三、四节,以及第六章,共计五万字;张博宇负责第四章的第二节,共计二万字。四名研究生张爽、吴凡、卢岩和郜鸿春也参与到全书编写工作中,查找了国内外网站、图书馆和书店的大量资料。张爽负责第三章第一至五节,第五章第一节,共计三万字;吴凡负责第三章第六至十节,共计一万五千字;卢岩负责第五章第二节,共计一万二千字。
本书的编著历经两年时间,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才得以完成,但由于时间、精力和水平所限,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9月系列书名:《大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系列主编:严明
编委会:姜涛 王瑜 顾丽颖 黄坤 李家春 刘丹 王玉双 汪志涛
总主审:王立非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
主 编:冯莉
副主编:李家春 宋月霜
编 者: 甄晓非 张博宇 吴凡 张爽 卢岩 郜鸿春
上编 基础理论
语言学翻译观
1.1 系统功能翻译理论
1.1.1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1.1.1.1 阶和范畴语法
1.1.1.2 系统语法
1.1.1.3 功能语法
1.1.1.4 关于语境
1.1.2 基于系统功能理论的翻译研究
1.1.2.1 卡特福德的等值论和翻译转换
1.1.2.2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1.1.2.3 罗杰·贝尔的翻译研究模式
1.1.2.4 哈提姆和梅森的翻译研究模式
1.1.2.5 贝克的语篇分析途径
1.1.3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
1.1.3.1 语域分析与翻译对等
1.1.3.2 三大纯理功能的传译
1.2 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