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pptVI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课了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新生儿分类; 正常足月儿;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 学习目标 熟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概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 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 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HIE发病的关键是缺氧。 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病因都可以导致本病。 出生后疾病 肺部疾患、 心脏病变、 严重失血或贫血 需要强调的是有极少数患儿在宫内就已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时一般情况可基本正常,出生后几周至几个月逐渐出现生长发育迟滞的现象。 发病机制 脑血流改变 缺氧缺血加重→脑血流重新分布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脑组织代谢改变 缺氧致能量衰竭 细胞膜上钠钾泵功能不足 Ca2+通道开启异常 氧自由基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 病理学改变 脑水肿: 早期主要的病理改变 选择性神经元死亡及梗死(多见于足月儿): 部位: 脑皮质(呈层状坏死)、海马、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半球。后期软化、多囊性变或瘢痕形成 出血: 脑室、原发性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出血 临床表现 取决于缺氧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临床以意识改变、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改变为特征,严重者有脑干损伤表现。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分为轻、中、重三度 。 辅助检查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正常值10U/L) 脑脊液检查 医学影像学检查:B超、CT扫描、核磁共振 脑电图:能客观反映脑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有助于惊厥的诊断 足月儿HIE诊断标准 有明确的胎儿宫内窘迫病史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 100次,持续5 min 以上和(或) 羊水Ⅲ度污染),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 出生时有重度窒息,Apgar评分1min≤3分,并延续至5min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 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出生后不久(12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h以上。 诊断条件 确诊:同时具备以上4 条 拟诊:第4条暂不能确定者 目前尚无早产儿HIE诊断标准! 治疗重点 三个维持:通气、血流、血糖 三个对症:镇惊、降颅压、纠正酸中毒 其它:VC、VE、止血剂、脑细胞活性药物、康复训练等。 治疗措施1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的中心: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 保持PaO260~80mmHg、PaCO2和pH在正常范围 注意:避免PaO2过高或PaCO2过低 支持疗法的关键措施: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 液灌注避免脑灌注过低或过高低血压可用多巴 胺,从小剂量开始,可同时加用多巴酚丁胺 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治疗措施2 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 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静脉滴入 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加10mg/kg 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3~5mg/kg 苯妥英钠: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安定:顽固性抽搐者加用, 水合氯醛:50mg/kg灌肠. 治疗措施3 控制脑水肿 纠正酸中毒 控制液体量: 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L/kg 脱水: 颅内压增高首选呋塞米:每次1mg/kg 严重者用甘露醇:每次0.25~0.5g/kg,静注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 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 概述 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主要见于早产儿; 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致进行性肺不张。 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 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胸部X片呈特征性改变。 学习目的 熟悉病因与发病机制 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 熟悉本病的治疗及预防 病因 由于缺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的PS(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引起, PS在胎龄20~24w出现,35w后迅速增加。 以早产儿多见。 发病机制 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表面张力,使肺泡张开。其半衰期短(10-16小时)。 La-Place定律:P=2T/r (P为向心压力或肺泡回缩力,T为表面张力,r为肺泡半径) 临床特点 早产儿多发 生后4-6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吸气性三凹征、呼气性呻吟 双侧胸廓先高后低,肺部呼吸音减弱 恢复期易出现PDA 48-72小时为激期, 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 辅助检查 X线胸片: 1)毛玻璃样,两肺透亮度普遍下降; 2)支气管充气征; 3)白肺。 肺野颗粒状阴影和支气管充气征 白肺 鉴别诊断 湿肺 B组链球菌肺炎 膈疝 湿肺(TTN) 多见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