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茎木类中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一、含义 茎木类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茎 Caulis 类中药 药用木本植物的茎, 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包括:茎藤 Caulis,如关木通、大血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 等;茎枝 Ramulus, 如桂枝、桑枝、桑寄生、槲寄生、钩藤等;茎刺 Spina, 如皂角刺, 或其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茎髓 Medulla 如灯心草、通草等。 药用草本植物的茎,则列入全草类中药,如麻黄、石斛等。木(lignum)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内的部分,通称 为木材,一般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边材sapwood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心材heartwood由于蓄积了较多的挥发油和树脂类 物质,颜色较深,质地亦较致密而重。 木类中药大多采用心材部分。二、性状 一般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 及气味等,带叶的茎枝,还应观察叶的特征。形状 多为 圆柱形,鸡血藤扁圆柱形。颜色 大多为棕黄色;鸡血藤、大血藤红紫色,红(黄)苏木、 紫降香。质地 白木香不沉水,沉香沉水或半沉水。降香,沉水? 断面 髓偏于一侧:鸡血藤、槲寄生导管小孔明显、射线放射状:关木通、大血藤、清风藤、 海风藤。异型VB:鸡血藤、丁公藤、沉香气味 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味;降香、沉香等则有香气。二、显微鉴别 一般应作横切片、纵切片及解离组织进行观察。 一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茎的组织构造一般应注意如下各部分的特征:1.周皮或表皮幼嫩木质茎和草质茎常可见表皮。2.皮层观察其存在与否及所占比例。初生皮层有时具有厚角 组织或厚壁组织。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内含物等。3.韧皮部由筛管、韧皮射线和韧皮薄壁组织组成,注意观察各 种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等。从韧皮 部以外发生的纤维,称称中柱鞘纤维。4.形成层? 5.木质部 6.髓部 有的髓具厚壁细胞,或形成环髓纤维或环髓石细胞。维管束异常构造:鸡血藤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海风藤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络石藤有内生韧皮部,沉香具内函韧皮部。(二)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一般作三个方向的切片,即横切片、径 向纵切片与切向纵切片。? 1.导管和管胞 导管分子的形状、宽度、长度、 导管壁上纹孔的类型。此外还应注意导管中有 无侵填体及侵填体的形状和颜色。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管胞 两端较狭细,无明显末梢壁(纤维状管胞), 即使有斜形末梢壁但无穿孔而只有纹孔(导管 状管胞)。? 2.木纤维 占木材的大部分。通常为单个狭长的厚壁细胞, 细胞腔狭小,壁厚有斜裂隙状的单纹孔;少数细胞腔较宽。 有些纤维胞腔中具有中隔,称为分隔纤维。 3.木薄壁细胞 细胞壁有时增厚或有单纹孔,大多木质化。 有时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4.木射线 细胞形状与木薄壁细胞相似,但在切面上的位置 和排列形式不同,射线细胞的长轴通常是半径向的,和导管 及纤维的长轴相垂直。? 横切面 射线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显示射线的宽度和长度;切向切面 射线的轮廓呈纺锤形,显示射线的高度和宽度。 如果全部射线细胞都是一样的称为同型射线,倘若细胞形状 不同的,则为异型射线;径向切面 显示射线为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部向外周横叠着, 显示射线的高度和长度。 关木通 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来源】为马兜铃科 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 藤茎【产地】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采收加工】 10月至次年2月采收,截取粗1.5~3cm的木质 茎,刮去栓皮,晒干或烘干。【性状鉴别】 呈长圆柱形,长约lm,直径1.5~3cm,两端平截;具微膨大的节,每一节上有一明显的枝痕。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斑状浅棕色残余栓皮;质坚体轻,不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淡黄色,皮部窄,木部宽广,有整齐环列的小孔与 类白色射线相间排列成蜘蛛网状。髓部不明显。气微,味苦。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香气。【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颇厚,药材通常仅见残存的木栓细胞。栓内层约有20列扁平的薄壁细胞。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群,并有极少数石细胞;韧皮部中 压缩的筛管群和韧皮薄壁细胞相间呈层状排列。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大型导管常单个横向排列,与小型导管相间 交错形成明显的层次。髓部压缩成条状。木质部及韧皮部射线明显。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粉末:淡黄色。木纤维主为纤维管胞,大多成束,长梭形,壁有明显的具 缘纹孔,纹孔相交成十字形或斜裂缝状。分隔纤维直径21~42μm,斜纹孔明显。石细胞少见,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具缘纹孔管胞少见。【成分】? 含马兜铃酸ari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