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钢浦项比较分析 中国VS韩国:工业化阶段 中国VS韩国:工业化阶段 中国VS韩国:钢铁集中度 中国VS韩国:粗钢消费强度 中国VS韩国:粗钢产量 中国VS韩国:粗钢产量增速 中国VS韩国:消费结构 中国VS韩国:产品结构 中国VS韩国: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VS韩国:进口产品结构 中国VS韩国:出口区域结构 中国VS韩国:进口区域结构 宝钢浦项比较分析 宝钢VS浦项:股权结构 宝钢VS浦项:规模对比 宝钢VS浦项:销售区域结构 宝钢VS浦项:全球排名 宝钢VS浦项:产品结构 宝钢VS浦项:销售收入结构 宝钢VS浦项:矿石采购 宝钢VS浦项:煤炭采购 宝钢VS浦项:销量与收入 宝钢VS浦项:主营利润和净利润 宝钢VS浦项:盈利能力 宝钢VS浦项:盈利能力 宝钢VS浦项:吨钢盈利 宝钢VS浦项:吨钢成本 宝钢VS浦项:吨钢盈利 宝钢VS浦项:人均产出 宝钢VS浦项:人均利润 宝钢浦项比较分析 宝钢VS浦项:历史P/E 宝钢VS浦项:历史P/E 浦项VS宝钢:吨钢市值 宝钢VS浦项:与市场的估值比率 宝钢浦项比较分析 从浦项看宝钢 从浦项看宝钢 从浦项看宝钢 人均EBITDA 万美元 2007年宝钢的人均EBITDA为11.4万美元,浦项为37.4万美元 2007年宝钢的人均净利润为11.4万美元,浦项为37.4万美元 人均净利润 万美元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目录: 成长性比较:中韩钢铁市场的差异性 竞争力比较:宝钢还有多少差距? 估值比较:浦项的历史借鉴 结论:从浦项看宝钢 2000-2008宝钢和浦项P/E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2000-2008宝钢和浦项P/B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宝钢与浦项吨钢市值比较 美元/吨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相对于市场P/E比率 浦项的估值与韩国市场非常接近 宝钢估值较沪深300有明显折价 相对于市场P/B比率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目录: 成长性比较:中韩钢铁市场的差异性 竞争力比较:宝钢还有多少差距? 估值比较:浦项的历史借鉴 结论:从浦项看宝钢 成长性:宝钢高于浦项 区域市场:未来中国钢铁需求具备更好的数量和结构空间 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 新建产能:宝钢高于浦项 本部三热轧、五冷轧、宽厚板二期 梅钢改造 罗泾宽厚板项目 并购前景:宝钢具备丰富的国内并购资源 湛江项目、八一钢铁、邯宝公司 国内集中度分散 公司地址:上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公司网址: 宝钢股份与浦项制铁对比分析 东方证券研究所 目录: 成长性比较:中韩钢铁市场的差异性 竞争力比较:宝钢还有多少差距? 估值比较:浦项的历史借鉴 结论:从浦项看宝钢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韩国工业化进程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2007年城市化率为45%,而韩国为81%,人均GDP是韩国的13%,人均汽车拥有量是韩国的1/10。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钢铁的集中度 中国钢铁的集中度普遍偏低,占有率最高的宝钢的占有率为5.3%,前十大钢铁企业的占有率为34.5% 而韩国钢铁行业仅浦项制铁的占有率就高达64.8%。 韩国钢铁集中度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人均粗钢消费量对比 千克/人 2006年中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为370千克/人,韩国为1063千克/每人 单位GDP粗钢消费量对比 千克/美元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2007年全球粗钢产量分区域构成 (%) 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4.89亿吨,占全球的36.4% 2007年韩国粗钢产量5140万吨,排名第6 2007年主要国家粗钢产量 百万吨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2007全球粗钢产量增量构成(%) 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量占全球构成的71.1%,韩国粗钢产量增量占全球构成的3.1%。 我们预计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速为15.7%,而韩国为6%。 2007主要国家粗钢产量增速(%)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钢铁的下游消费结构 中国钢铁的下游消费结构主要是建筑业,占总消费量的58%,其次为机械行业,占19% 韩国钢铁的下游消费结构主要是中间商,占24.6%,其次为出口,占24.4% 韩国钢铁下游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中国钢铁产品构成 中国钢铁的产品构成为长材占48.9% 韩国钢铁的产品构成为长材占30.9% 韩国钢铁产品构成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钢铁的出口产品结构为长材占31.5%,其次为热轧板卷占12.8% 韩国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