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urnout 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的定义与特征 工作倦怠(burnout)这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由美国精神医师Herbert J. Freudenberger在1974年所提出的。 Freudenberger观察他的临床诊疗病人,发现在那些从事助人工作的相关职业人员(如社会服务人员、精神健康人员、司法相关人员、护士与教师)中,他们对于工作皆呈现出一种逐渐损耗的感觉(wearing out),面对过多的工作压力并经验到情绪耗竭、丧失最初的动机、承诺和成就感的现象(Dworkin, 2001 ; Maslach, Schaufeli Leiter, 2001), Freudenberger把这种共同的现象反应称之为倦怠(burnout)。 工作倦怠的定义与特征(续)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从1976年开始研究工作倦怠,她发现工作倦怠好发在那些在工作环境中感受到情绪耗尽与过度压力负荷的个体,这些人普遍经验到他们的活动对他们自己是没有任何益处与帮助的,且开始会责怪埋怨他们的顾客、病人或是学生没有长进,最后导致他们感到丧失职业的成就感(Dworkin, 2001)。 Maslach认为工作倦怠具有三个构成层面 (一)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在与他人互动的工作过程中,因身体和心理不能达到环境的要求而感到精疲力竭、精神耗损、无力感与失去兴趣等情绪耗竭的现象。 (二)缺乏人性(depersonalization) 以消极、冷漠、嘲讽等负面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包括工作伙伴与服务对象。 (三)成就感低落(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感到沮丧、失败和能力不足,对自 己有消极负面的评价。 工作倦怠的症候类型 Spaniol Caputo(1980)曾将工作倦怠的症候类型 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轻度倦怠(mild): 呈现出急躁不安、疲倦、容易分心及易遭挫折等暂时现象。 第二级是中度倦怠(moderate): 出现和第一级相同的症状,但持续的时间较长,约为两个星期。 第三级是高度倦怠(severe): 有生理上的疾病,如溃疡、慢性疼痛、偏头痛、头痛等症状。 (引自林炎旦,民84) 工作倦怠的相关理论 1.Maslach等人的倦怠理论 2.Poter的倦怠循环论 3.压力形成论 4.中年专业危机论 Maslach等人的倦怠理论 Maslach, Schaufeli与Leiter(2001)指出导致工作倦怠发生的因子有二,分别是情境的因子和个人的因子。 在情境的因子方面,包括工作的特征、职业的特征和组织的特征。 在个人的因子方面,包括人口统计学的特征、人格的特征和工作的态度。Maslach等人并进一步指出,情境的因子和组织的因子远比个人的因子在工作倦怠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Poter的倦怠循环论 Potter(1985)认为工作倦怠是一种理想→冲突障碍→挫折的循环,而这样子的循环往往会自行运作,难以自息。 当一个满怀理想的工作者面临冲突和障碍时,除了产生挫折外,更可能因挫折而自责、内疚,使自己变得更挫折、更无力应付冲突、障碍,而终于变得喜怒无常、容忍度降低…。持续应对这些负向情绪的结果,是情绪和心智上的耗竭,以及深沉的沮丧。挫折感、罪恶感、人际冲突、沮丧、紧张、焦虑…这些压力的产生终将会造成生理上的伤害,进而影响个体的工作热忱和健康。 压力形成论 Moorhead Griffin (1989)认为当个人对许多的事情持有高度的期望和动机,受到组织压力的影响,却又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就会使个人的期望与动机受到挫折。 其中最明显的症状是个人感受到的压力特别大、疲倦、挫折与无助。 个人进而减低其期望与动机,丧失自信心,并产生心理上的退缩,最后则产生工作倦怠的现象(转引自张庆勋,民85,377页)。 中年专业危机论 Cardinell(1981)引用Katherine K. Newman(1979)的研究,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形成与年龄间的关系模式。 年龄在30-50岁之间是工作倦怠的危险年龄,他们从工作中所面临的挫折可能高于从工作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转引自张庆勋,民85,378页)。 Conceptual model of stress and burnout 行为改变理论的发展 反应性制约理论 新刺激与原刺激的联结 操作性制约理论 增强作用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工作倦怠的六项指标 工作过量:压力日增、全年无休、身兼数职 有责无权:没有自主权,主管事必躬亲的管理 生活清苦:做的越多,领的越少 独来独往:公司内斗文化导致个人自扫门前雪 差别待遇:赚钱第一,以利益为导向 理念不合:管理阶层与实际执行员工间的冲突 (Masla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精密空调样册20230310.pdf
-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全解)平台原因,预览不清楚,下载后保证可以清楚的阅读.pdf VIP
- 六味和正早餐糊手册内容定稿.pdf VIP
- 主变压器安装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海尔水冷磁悬浮样册20241109.pdf
- 安徽—夏凯月—课件—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pptx VIP
- 中级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20200810075301).pdf VIP
- 中级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学习记录标准表格格.docx VIP
- 中级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docx VIP
- 中考生物总复习 七上 第1单元 第5章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教材考点梳理课件 冀教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