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丹霞第一瀑——赤水十丈洞
陈建庚
(贵州教育学院地理旅游系 贵州 贵阳 550003)
摘 要:将关键词:
1 贵州高原上两颗璀粲的明珠
1.1 黄果树瀑布群
黄果树瀑布位于打帮河上游白水河上,打帮河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流域面积2915km2。白水河源于六枝三丈水,源流称可布河,在石头寨汇入桂家河后始称白水河。
瀑布群处于贵州高原南部边坡,打帮河水系顺势南流,受红水河侵蚀基面下降的影响,下蚀作用十分强烈,总落差1083m,平均比降9.8‰,干流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支流的溯源侵蚀滞后于干流,因而产生若干悬谷和跌水,构成十分壮观的黄果树瀑布群。据调查共有大小瀑布18座,其干流上自上而下有石头寨桂家河瀑布、陡坡塘(白水河)瀑布、黄果树头道滩二道滩瀑布(黄果树大瀑布)、螺丝滩瀑布、天星桥银练坠潭瀑布、龙门峡瀑布及关脚瀑布。此外还有坝陵河支流果姆当河上的滴水滩瀑布及高滩瀑布,丙午河上的蜘蛛岩瀑布及关岭河上的沙井瀑布等。
黄果树瀑布高74m,宽87.2m,雨季时滚滚巨流倾泄而下,被誉为“中国第一大瀑”,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去探索瀑布形成的奥秘。英国学者W·斯威亭、贵州师大张英骏教授等对瀑布的成因类型作出深入研究,认定黄果树瀑布是发育在河流溯侵蚀裂点上的喀斯特落水涧型瀑布。
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早已为世人所知,赞美不绝。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描述道:“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飞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绢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钓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在徐霞客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在观瀑亭上曾有一幅清代著名书法家严演亮的楹联:“白水如绵,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对瀑布的自然景观描绘得维妙维肖。黄果树大瀑布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2 可与黄果树媲美的赤水十丈洞
当地人把瀑布称为洞,十丈说明其高大。十丈洞位于赤水河支流枫溪河上,距赤水城38km。赤水市在特殊的地质地貌背景及水文、气候环境下,发育了350多条急流飞瀑,故有“千瀑之乡”的美誉。
十丈洞瀑布高76.2m,比黄果树瀑布高出2m多,宽80m,瀑布以上积水面积约170km2,雨季时最大流量可达320m3/s,就是在平水期,犹如大河决口,狂涛倾泻,湍流急起千堆雪,气势磅礴,声若雷鸣,数里之遥水雾迷漫,壮观的景色震惊中外。中山大学黄进教授多次赴十丈洞考察,称之为:“中国丹霞第一瀑”。
位于枫溪河流域的十丈洞,是一个瀑布群。十丈洞下游1km处是高18m宽75m的中洞瀑布,为一典型的水帘瀑布。上游还有香溪瀑布,支流上有蟠龙瀑布、燕子崖瀑布,以及无以数计的季节性悬挂瀑布。在大同河支流的12km内有落差1825m的四级瀑布,称四洞沟。
十丈洞瀑布群,由于地处边远,隐蔽深山,水电部门利用其天然落差,修建了枫溪口、张家湾、两河口、蟠龙等多级水电站。而瀑布的自然风光人们知晓不多,到了80年代,随着赤水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才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十丈洞已成为贵州自然景观的又一颗耀眼的明珠,可与黄果树媲美。
2 黄果树瀑布群的成因分析
从地质构造岩性而言,瀑布区处于北北东与北西向两大构造体系的交接地带,北部有翁寨安庄断层,南部为大坪地石王寨断层,瀑布区正好位于这两大断层之间的翁寨背斜东翼,岩层倾向SEE,倾角15o20o,这一地段因受不同方向构造应力的影响,产生近南北和近东西两组构造裂隙,使岩体破碎,促进地表水下渗和喀斯特作用过程,对瀑布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瀑布出露地层主要是下三迭安顺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夹多层石膏,可溶性强,而瀑布两侧为隔水性较好的岩组,对地表和地下水的富集十分有利。
从地貌发育而言,新生代以来,黔中地块大幅度上升,导致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不断向高原推进。打帮河河床纵剖面上出现多处明显的转折,无疑是溯源侵过程中的裂点,这些裂点多以瀑布跌水或伏流形式出现,代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
观察瀑布区水文地貌现象,发现可布河在洞口处有一暗河发育,沿暗河地表有成串的竖井及落水洞,即地下河的天窗,地下河穿行瀑布下方,于河床中的母猪龙潭排出,枯水期则转至下游冒水塘溢出,水量仍有1.5m3/s,可见瀑布区存在地表、地下双层河,其地下河的溶蚀过程和地下裂点的推进于地表河,而导致地下河袭夺地表河的现象。可以断定白水河在黄果树极不自然地急向西折,通过落水洞跌入地下河床中,形成瀑布的雏形,以下河段流量骤增,促进了地下河顶板的崩塌,地下河转为地表明流,形成今日所见的箱形谷。在河谷两岸仍可观察到昔日的竖井漏斗的痕迹,河床中崩石阻水成滩。白水河在头道滩附近被地下河袭夺后留下一条干河床叫“水刮冲”,干河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