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统计口径扩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幅增长,债务负.docVIP

债务统计口径扩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幅增长,债务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债务统计口径扩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幅增长,债务负担明显加重,偿债资金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仍较大 观点简述: 本次债务审计统计口径新增乡镇级政府,融资方式新增BT、信托等;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较2010年大幅增长,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或有债务风险敞口显著扩大 审计署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进行了三次政府性债务审计。从审计主体来看,2011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针对全国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体,2012年审计范围仅针对15个省、3个直辖市本级及其所属的15个省会城市本级、3个市辖区,共计36个本级地方政府,而本次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共对全国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2,778个县、33,091个乡进行了审计。从融资方式来看,此次审计较2010年新增BT和信托融资等隐蔽性较高的融资方式。从审计原则来看,三次审计均坚持了“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从审计主体和债项的数量来看,本次审计共涉及154,460个主体,730,065个项目和2,454,635笔债务,分别是2011年审计时的1.79倍、1.95倍和1.31倍。从审计的债务口径来看,均按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即“直接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即“或有债务”)的口径来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分类。 表1:审计署三次政府性债务审计基本情况对比 项目名称 2010年 2012年 2013年 审计主体 所有涉及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府主体 15个省、3个直辖市本级及其所属的15个省会城市本级、3个市辖区,共计36个地方政府本级 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2,778个县、33,091个乡 审计原则 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 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 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 主体数量 25,590个政府部门和机构、6,576家融资平台公司、54,061个其他单位 903个政府部门和机构、223个融资平台公司、1,249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83个公用事业单位、273个其他单位 62,21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7,170个融资平台公司、68,621 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235个公用事业单位和14,219个其他单位 债项数量 373,805个项目和1,873,683笔债务 22,240个项目、共75,559笔债务 730,065个项目、2,454,635笔债务 债务口径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债务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银行、发行债券、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 银行贷款、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BT、垫资施工、违规集资 银行贷款BT、发行债券应付未付款项信托融资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垫资施工、延期付款证券、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融资国债、外债等财政转贷融资租赁集资 ,较2010年末和2012年末增长83.30%和4.19%,地方政府债务为17.89万亿元,较2010年末和2012年末增长66.93%和12.62%。整体来看,2010~2013年6月,全国性政府性债务增速较快,中央债务增长逐渐趋缓,但是地方债务大幅增长。 从债务类别来看,中央债务以直接债务为主,占比保持在79%左右;地方债务虽仍以直接债务为主,但或有债务有所增长,占比由2010年底的37.39%上升至2013年6月底的39.15%。特别是,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较2010年底增加159.91%,占比由15.58%上升至24.25%。整体来看,直接债务仍然是全国政府性债务的主要构成,但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规模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风险敞口明显扩大。 表2:审计署公布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对比(单位:亿元、%) 政府层级 债务类型 2010年 2012年 2013年6月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中央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67,548.11 100.00 94,376.72 79.42 98,129.48 79.24 政府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 — 2,835.71 2.39 2,600.72 2.10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 — 21,621.16 18.19 23,110.84 18.66 合计 67,548.11 100.00 118,833.59 100.00 123,814.04 100.00 地方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67,109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