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山蔬菜(茭白)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朱 世 东
一、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一)种质资源研究
研究重点Ⅰ:亲缘关系—遗传差异(分子水平)
茭白品种间的亲源关系比较混乱,目前普遍存在同种异名和同名异种现象,这对于茭白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产生不利影响。而形态鉴别目前很难确定品种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明确茭白主栽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十分必要。
俞晓平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5)
对浙江省12个主栽茭白品种亲缘关系进行RAPD分析,构建了主栽茭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
研究重点Ⅱ:茭白种质资源评价
郑许松等(2006)
对33份茭白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观测和室内分析,鉴定农艺性状并作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好的材料8份。(单季茭4份:金华冷水茭、余茭3号、北京茭、本地象牙茭;双季茭4份:浙991、浙大茭白、河姆渡双季茭、浙茭2号)
(二)新品种选育
1、丽茭1号(丽水市农科所选育)
从浙江缙云地方品种“美人茭”的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单季茭白新品种。极早熟,生育期97d左右;每667m2 产量1850kg左右。
2、金茭1号(金华市农科院选育)
从地方茭白品种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单季茭新品种,适宜海拔 500~700m 高山种植。熟期早,品质优。667m2 产量1200~1400kg。
二、安全优质生产技术
(一)茭白主要病虫害及其特点
茭白胡麻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朱世东、王建等,2007)
病叶采集于安徽省岳西县石关乡和青天乡,进行常规组织分离、纯化后获得纯培养,再按柯赫氏法则回接茭白叶片上,证明获得的菌株为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10~35℃,最适温度25℃ ;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10~ 30℃,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
(二)植物源生物杀虫剂研制
1、浙江省农科院开展了茭白专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成功研制出了茭白专用植物源生物杀虫剂。银杏叶粗提物、雷公藤根皮提取物
郑许松等(2003)研究了银杏叶的乙醇粗提物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银杏叶粗提物、雷公藤根皮提取物
郑许松等(2003)研究了银杏叶的乙醇粗提物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三)生态防治新技术
1、不同间栽模式对茭白病虫害的控制作用
郑许松等(2006)研究了2个茭白品种以不同的间栽模式对茭白主要病虫害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控制作用。利用遗传多样性及作物品种的混种间栽,可有效地减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茭白品种:河姆渡双季茭和水珍1号双季茭。
浙江武义的主栽品种水珍1号和余姚的主栽品种河姆渡茭的相互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抗性差异较大,以一定比例搭配在大田间栽,病害可减轻10%以上。
(四)无害化生产专家系统研发
祝利莉等(浙江大学,2006)将数据库、人工智能、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机结合,研究开发出茭白无害化生产专家系统。
该系统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及其无害化治理技术以及采收与保鲜等l0类决策模块,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栽培决策服务、病虫害诊断决策服务和远程技术咨询服务。
三、高山茭白保鲜加工技术
(一)贮藏保鲜技术
1、保鲜剂研制(朱世东、张美玲、王建等,2008)
挑选、清洗茭白,然后用不同保鲜剂处理,套袋、装箱、入库。冷库温度0~3℃,相对湿度80%~90%。研究赤霉素、苯甲酸钠、茭白专用剂等对高山茭白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其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与苯甲酸钠混合液处理对高山茭白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原因分析:
通过赤霉素与苯甲酸钠混合液处理可以杀死或控制茭白表面的病原微生物;赤霉素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又能调节茭白的生理代谢,延缓衰老。
2、南方型多用途微型保鲜库(SMCS),
茭白保鲜指标研究 郜海燕等 ( 2002)
通过对温度、湿度、O2和CO2浓度的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SMCS内茭白保鲜的环境控制条件。SMCS环境条件的优选结果影响茭白保鲜外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温度 湿度 CO2浓度 O2浓度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1℃ 、相对湿度100%、O2浓度16%、CO2 浓度18% 。SMCS环境条件的优选结果影响茭白保鲜外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温度 湿度 CO2浓度 O2浓度,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1℃ 、相对湿度100%、O2浓度16%、CO2 浓度18% 。茭白采收后在常温下仅能保存35d,时间一长就会发生茭壳变黄,茭白表面红变,下切口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