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序1研究分析客户产品图纸、材料、产量、质量、交货期等要求,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工序6 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与绘图 (1)工作零件的结构尺寸设计 由于汽车闪光器外壳零件形状较简单对称,且整体尺寸不大,所以模具的工作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拉深凸模、落料凹模、落料拉深凹凸模都采用整体结构。 a、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b、拉深凸模结构外形的确定 c、凹凸模尺寸与结构的确定 a、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查表6—1确定凹模厚度H=22mm。考虑到拉深行程25mm,故厚度取40mm。 凹模长度L的确定:L=b+2c=93+2×32=157mm。考虑到批量大,加大到180mm。 凹模宽度B的确定:B=a+2c=76+2×32=140mm。考虑到批量大,加大到160mm。 图6—1为落料凹模的零件图。 50 85 45 68 40 60 35 52 30 48 28 44 200 45 75 40 60 36 52 32 46 28 42 25 38 150~175 175—200 40 65 35 55 32 48 28 40 25 36 22 32 75~100 100~150 35 55 30 47 28 40 25 34 22 30 20 26 ≤50 50~75 H C H C H C H C H C H C 8~12 5~8 3~5 l.5~3 0.8~1.5 ≤0.8 冲件尺寸 材 料 厚 度t 表6—1落料凹模厚度和壁厚 图6—1 落料凹模零件图 b、拉深凸模结构外形的确定 凸模长度L凸的确定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模具装配后,应使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的端面低2~3mm. L凸=凹模固定板厚度+凹模厚度—2mm=20+40-2=58mm。 其他尺寸按工作尺寸取 图6—2 拉深凸模零件图 c、凹凸模尺寸与结构的确定 凹凸模长度L凹凸=凹凸模固定板厚度+拉深工作行程+凸模固定板与凹模之间安全距离20+凸模的修模余量5=20+25+20+5=70mm。 其他尺寸按工作尺寸取 图6—3 落料拉深凹凸模零件图 (2)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①弹性元件的设计 顶件块在成形过程中一方面起压边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将成形后包在拉深凸模上的工件下。其压力由标准缓冲器提供。 ②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按凹模外形尺寸180×160(mm),参照有关标准,模具选用中间导柱标准模架,可承受较大的冲压力。 下模座为200×160×45(GB/T2855.10),材质为HT200 上模座为200×160×40(GB/T2855.9), 材质为HT200 为防止装模时,上模误转180o装配,将模架中两对导柱与导套作成粗细不等: 导柱d/mm×L/mm分别为Ф28×170,Ф32×170; 导套d/mm×L/mm×D/mm分别为:Ф28×90×42,Ф32×90×45。 上模座厚度取40mm,即H上模=40mm 上模垫板厚度取15mm,即H上垫=15mm 下固定板厚度取20 mm,即H固下=20 上固定板厚度取20 mm,即H固上=20 下模垫板厚度取15 mm,即H下垫板=15mm 下模座厚度取45mm,且H下模=45 模具闭合高度H闭=H上模+H垫+H凸凹模+H凹模+H下固定十H下垫板+H下模一H入 =(40+15+70+40+20+15+45—22)mm=223mm 式中:H凸凹模——凸、凹模的高度,H凸凹模=70 mm; H凹模——凹模的厚度,H凹模=40; H入——凸凹模进入落料凹模的深度。H入=22mm。 工序7 冲压设备的选定 (1).冲裁拉深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对于单动压力机,采用F压≥(1.6~1.8)F总,估算公称压力,以及根据模具的闭合高度来选取压力机。 F压≥(1.6~1.8)F总=(1.6~1.8)(F拉 + F压+ F落) =(1.6~1.8)×110076.5N =176.12~198.13(KN) 模具闭合高度H闭=223mm 滑块行程S≥2H工件=2×21=41mm 查冲压设备技术参数表,确定选择压力机型号为J23-40型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模具工作要求。 工序8 选择制模材料并制定强化处理工艺。 (1)上下模座采用HT200; (2)导柱、导套采用20号钢,渗碳处理,渗碳深度0.8~1.2mm,硬度58~62HRC。 (3)冲裁凹模、拉深凸模、压边圈采用T10A,淬火回火处理,硬度55~62HRC。 (4)凹凸模采用热处理变形小的CrWMn钢,淬火回火处理,硬度55~62HRC。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VIP
- 【真题】河南省2025年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考试真题卷 完整版2025.pdf VIP
- 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13.4.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展示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会试答案大全 乡试答题器.pdf VIP
- QB∕T 5617-2021 单层床通用技术条件 .pdf
- 设备采购与管理作业指导书(设备采购类).doc VIP
- 2022 ASHRAE Handbook Refrigeration. SI edition标准原版完整.docx
- 教职工请假单(部门存根)(模板).pdf VIP
- 学校篮球比赛报名表的表格打印模板文档.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