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汲取童话中的教育哲理
——再读《小王子》
《小王子》所讲述的是一个美丽伤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小王子”因为与一朵美丽、骄傲的玫瑰花怄气而出走,他在各个星球中漫游,分别拜访了迷醉于权术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贪婪的商人、固执的点灯人和学究式的地理学家,他对他们的生活很不理解。最后,他来到了地球,本来想找到解决痛苦和孤独的良方,却结识了死神化身的蛇和富有智慧、善良的狐狸,并从狐狸那里获得了人生的真谛,知道了“爱是一种责任”、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找到友谊和幸福,“要用心灵感知一切”,本质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
《小王子》之所以成为一本儿童文学里的经典,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象征意义。这本童话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作者曾是一名飞行员,经常处在三万英尺以上的高空,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他对这个世界有着独特的思考。《小王子》自1943年在纽约问世以来,被译成42种文字,并多次再版。它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话剧,还被选入许多西方国家的教科书,成为青少年的阅读丛书之一。它陪伴了很多人成长,也影响了很多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同样需要童心和童趣,同样需要纯净和善良,需要触摸深藏的赤子之心。
《小王子》精彩片断赏析:
选段一:(第一节,第2页)
我将自己的大作拿给大人们看,问他们是否被这幅画吓坏了。而他们却答道:“吓坏了?一顶帽子怎么会把人吓坏呢?”
我画的并不是帽子,而是正在消化一头大象的巨蟒。不过,既然大人看不出来,我不妨再画一幅好了;我把巨蟒肚子里的情景画了出来,以便大人们能看清楚。他们总要别人把什么事情都解释得明明白白。我的《二号画作》是这样的:
这一次,大人们有了另一种反应。他们叫我把画有巨蟒的作品(无论是“外视图”还是“剖视图”)放到一边,而将心思用在学习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上。就这样,6岁那年,我放弃了当画家这个有可能成为我伟大职业的梦想。《一号画作》和《二号画作》的先后碰壁让我心灰意冷。大人们永远没有半点独立理解能力,而孩子们也懒得随时随地向他们耐心解释。
笔者感悟:孩子的世界是神奇曼妙的,作为成年人也许永远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或者,只有富有爱心和童趣的人,才可以真正理解和走进他们的内心。孩子画的是一条吞食了大象的蟒蛇,大人们看到的却是一顶草帽。这种看待事物的差别,不单单是眼光的问题,还有从看待问题的角度中折射出来的人内心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的不同。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我们不理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不听话的学生时,我们是否反省了自己?是不是只是我们与学生看待问题的眼光不同,所以在教育工作中便产生了许多无谓的摩擦?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叶圣陶曾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成人和孩子的心理差异很大,如果不把自己当作孩子,就永远不会达到对孩子世界的细腻和透彻理解的程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培养他们的自我思想和意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的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从而实现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生动和活泼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的教育,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选段二:(第七节,第22页)
他突然没头没脑地问我:
“如果小羊吃小灌木,那它是不是也吃花?”
“只要够得着,小羊看见什么吃什么。”我答道。
“连带刺的花也吃?”
“是的,它连带刺的花都吃。”
“刺?刺有何用呢?”
我也不知道。当时我正忙着将牢牢固定在发动机上的一颗螺钉拧下来。我越发清楚地发现,飞机损毁相当严重,这让我焦急万分。另外,饮用水所剩无几,我不得不担心出现最坏的情况。
“那些刺——它们有何用途?”小王子一旦提出某个问题,一定会刨根问底。而我呢,那个该死的螺钉已经让我心烦意乱。我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些刺毫无用处。花儿带刺,仅仅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怨恨罢了!”
“哦!”完全沉默一会儿之后,小王子突然闪到我身后,有些愤慨地说:“我不信你的话!花是柔弱、纯朴的生物,总是尽最大努力安慰自己。它们相信身上的刺是最有力的武器……”
笔者感悟:富有好奇心可以说是儿童的一大心理特征,好奇心也是最强烈的学习动力,对于小王子提出来的问题“我”只是胡乱予以压制性的回答,这种状况很明显,打击了孩子遇到问题爱问“为什么”的天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只有保护和支持教育对象的好奇心,并热情地鼓励、启发和引导他们,才可能使教育对象取得极大的成功。也只有这样,教育对象的好奇心才能得到培养,才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他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