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并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DOCVIP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并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并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关键词】? ,颈椎病 ??? 颈椎病是一种中年以后的多发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以四肢瘫痪为主。原因是颈椎间盘脱出形成骨嵴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X线片上病变椎间盘狭窄,椎体增生,特别是后缘增生,CT片上示占位在椎体后椎管前壁,脊髓压迫症状常较严重,MRI片可见退变的椎间盘压迫脊髓。在治疗上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方法。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我院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并植骨融合治疗,随访2年,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年龄40~60岁,平均50.5岁。   1.2? 临床表现   1.2.1? 症状? (1)手麻木,精细动作障碍,如握笔写字、持筷等表现笨拙6例;(2)双侧下肢轻度乏力,行走时下肢常感觉发软无力5例;(3)颈肩部酸痛,不时疼痛有时向枕部、颈部放射2例,3例起病较重,开始即表现为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四肢僵硬。起病轻者,加重后多表现为步态不稳,踩棉花感,持物困难,肢体严重麻木感及胸腰部束带感;(4)脊髓病手[1],手指骨间肌麻痹,令患者手臂前伸,手掌向下手指伸直时小指略外展,严重者示指及无名指不能向中指靠拢7例;(5)手指握拳速度慢,10s内握拳在20次以下8例。   1.2.2? 特征性体征? (1)步态异常,行走双下肢分开呈宽底状,步幅小;(2)深反射活跃或亢进;(3)Hoffmann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   1.3? 手术适应证? (1)脊髓感觉运动束的症状与体征进行性加重者;(2)MRI证实有病变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变形;(3)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理疗、牵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1.4? 手术范围的选择? (1)MRI所见退变的椎间盘组织脱出,脊髓受压节段;(2)X线片示椎间隙变窄;(3)临床症状:神经根受累的节段。8例切除椎间盘的范围:颈4~5间隙3例,颈5~6间隙4例,颈2~3间隙1例。   1.5? 植骨情况? 本组间采用自体髂骨植骨。   1.6? 疗效评定标准? 瘫痪分级按通用的日本学者冈本吉正标准分为6级:1级:完全不能起坐、起立或步行。2级:用支持物方能行走,且行走十分困难。3级:自行行走总不那么困难,但有明显的痉挛状步态。4级:痉挛步态不明显,但下肢抬举困难。5级:步行容易,但快步和跑步困难。6级:行走能力正常或近于正常。   疗效标准:术前病情属于1~3级者,术后功能改善3级以上为优,改善2级为良,改善1级为一般。   1.7? 结果? (1)本组随访2年,术前、术后病情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表2。(2)本组随机治疗情况疗效优良率为87.5%。(3)术前1~3级者8例,术后均恢复日常生活。(4)本组8例采用自体植骨均融合。   表1? 8例术前、术后病情分级情况? (略)   表2? 8例疗效随访结果? (略)   1.8? 术后护理? 术后即用石膏固定保护,下地活动,患者目视前方,不能过伸及侧颈活动,可小范围的放松,以防止骨块脱出,4周后摄X线片比较植骨有无异常情况。4~8周更换软围领,8~10周植骨块融合,6个月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2? 手术方法   2.1? 手术入路? 患者仰卧,肩下垫枕使颈后伸,取右侧颈前外方横切口,内侧过颈中线1.0cm,外侧过胸锁乳突肌内缘1cm横行切断颈阔肌。从甲状腺前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肌间隔进入。将肩胛舌骨肌切断,牵开,即可触到颈动脉鞘和在其内后方横行的甲状腺下动脉。在该动脉干近侧端行双重结扎,注意勿误伤喉返神经,将气管、食管后内牵拉,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向外牵拉,直到颈长肌颈内缘,显露前纵韧带、椎间盘和椎体。手术操作应在颈长肌之间进行,以免损伤椎动脉。   2.2? X线定位? 用腰穿针1个垂直插入椎间盘内1.0~1.2cm,摄X线侧位片,以确定解剖部位,再结合术前临床症状、CT及MRI决定手术的间隙。   2.3? 切除病变椎间盘? 在颈长肌之间用1~1.2cm的宽骨刀,在病变颈椎间盘软骨板正上方3mm和下方1mm处凿入椎体松质骨:深度约1~1.2cm,两边用小圆凿凿开,将上下骨片连同椎间盘一并取出,再用刮匙刮出椎体后方剩余的椎间盘组织,以免对脊髓造成压迫,其两侧靠钩椎关节部位者应尽量刮净。   2.4? 植骨? 椎体间隙植骨融合,牵引病人头部,取自体髂骨块嵌入切除椎间盘骨槽内。植骨块为方形,比骨槽略高,尽量保留其3个面的骨松质。骨块粗糙面要与骨槽的椎体松质量相对应,这样植骨既能起支持作用,又不易滑动,骨的生长也较快。   2.5? 关闭切口? 冲洗彻底止血,用橡皮引流条引流,用丝线逐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