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抽脓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过程中的效果.DOCVIP

穿刺抽脓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过程中的效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穿刺抽脓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过程中的效果 【摘要】? 目的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治疗方法是在消除脓肿后进行手术治疗,消除脓肿的方法有传统的切开排脓和穿刺抽脓、局部换药两种,本文对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方法 2003年以来的门诊收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穿刺抽脓,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切开排脓的方法,观察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性感染期伴脓肿形成的疾病中,穿刺抽脓冲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简单、实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穿刺抽脓 先天性耳前瘘管 脓肿 ??? [Abstract]?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is an usual disease of ENT,because the endepidermis of lumina is stratified pavement epithelium,it has glandulae and sweat glands,the 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 usually suffers from infection.Now the major treatment is taking operation after eliminating abscess.To eliminate abscess we have two ways which are cutting and pricking.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nd which way is better.We collect cases since 2003,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one is the treatment group,which eliminate abscess by pricking;the other is the compare group,which eliminate abscess by cutting.We want to find which group will heal quickly.The treatment group will heal quickly than compare group. ??? [Key words]? eliminate abscess by pricking;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abscess ??? 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第一腮沟的遗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尹言华和沈平江(1993)收集了12例患者的家族谱系,皆具有以下特点:不同性别患者均可以遗传给后代,后代同胞中两性均可发病;后代的瘘管显性度大多超过1/3;大多数单侧或双侧瘘管患者与后代相同。瘘管口常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开口于脚屏间切迹与口角的连线上。 ??? 先天性耳前瘘管常为盲管(窦管),深浅长短不一,自数毫米到3 cm以上,可具分支,长者可深入外耳道深部,或向后到达乳突表面,与咽部相通则形成完全性瘘管。管腔内为覆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组织,如反复发生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2]。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瘘管[3]。但形成脓肿后先要消除脓肿,传统治疗此类脓肿主要是在全身抗炎的基础上采用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的方法,常致局部痊愈时间较长[4,5]。2003年以来,我科在门诊收集到耳前瘘管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排脓方法,一种采用穿刺排脓的方法,术后随访,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排除糖尿病患者及青霉素过敏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13~48岁,病程4~7 天。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5~56岁,病程3~8 天。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 1.2? 治疗方法? 两线均用青霉素钠800万u,地塞米松5 mg进行基础抗炎治疗。治疗组用碘伏局部消毒,取12号或16号针头在脓肿下方穿刺,固定好针头,慢慢抽尽脓腔里的脓液。并用棉签轻轻地按压脓肿局部,使脓液能更容易抽出。抽完后迅速拔出针头,更换6号或9号钝弯针头,自瘘管口插入冲洗,清除脓腔内的脓液及豆腐渣样物。冲洗时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再用硫酸庆大霉素8万u加地塞米松5 mg或复方氯霉素滴耳液稀释1倍来冲洗。冲洗后脓腔内将有抗炎药液残留,不用抽出,即可在穿刺点用钝弯针头引导,轻轻放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