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护理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胃液的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性慢性病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溃疡部位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二者之比为3∶1,随着平均年龄增长,老年患者比例有所增加。我科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502例,在内科治疗中强调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以服药指导、消毒、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02例,其中男398例,女104例,年龄在20~58岁,平均29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186例,胃溃疡273例,复合性溃疡43例,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溃疡,并经美蓝三步法检测,结果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56例。
??? 1.2? 治疗? 奥美拉唑20 mg早晚饭前30 min口服,服4~6周,替硝唑0.1 g早晚服,果胶铋150 mg每6 h一次共服2周,中医中药治疗:肝胃不和证以疏肝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减。脾胃虚寒证治以温胃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气滞血瘀证以祛瘀止痛,方用失笑散加减。脾胃湿热证以清热化湿,方用小陷胸汤加减。
??? 2? 病因和病理
??? 溃疡常发生于与胃酸接触的胃及十二指肠部位,而真性胃酸缺乏则不发生溃疡,提示本病的发生与胃酸的消化作用有关。正常情况下,胃黏膜屏障有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并不引起溃疡,因此,胃酸分泌过多和局部黏膜防护机制降低可能是发病的根本环节。胃肠道分泌、消化运动等功能及其血液循环是由大脑皮层和丘脑通过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调节,中枢性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胃壁张力增加,影响黏膜防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生。此外,持续和过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抑郁等神经、精神因素,对溃疡发生和复发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胃酸和胃蛋白酶并不引起胃黏膜损害,主要是胃黏膜上皮细胞膜脂蛋白层能阻止胃内氢离子逆向弥散而进入胃壁,使胃壁不受胃酸侵犯,故称为黏膜屏障。但多种原因可损害胃黏膜屏障,如未充分咀嚼的粗糙食物,过酸及辛辣食物或过量饮酒等,可引起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咖啡和浓茶刺激胃酸分泌,利血平和组织胺类药物增加胃酸分泌引起溃疡,又如阿司匹林、酒精及十二指肠反流液中的胆盐、胰液破坏胃黏膜上皮,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黏膜下血管扩张、渗出,从而促进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另外,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易引起溃疡,也不利于溃疡愈合,易引起复发。
??? 2.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1.1? 情志所伤? 忧思恼怒,情怀不畅,肝郁气滞,疏泄失胆,横逆犯胃,侮脾,可使脾升降失调,气血瘀滞不畅,而致胃肠病。
??? 2.1.2? 饮食所伤? 饥饱无常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之气,脾失运化,胃气不降,中止壅滞则胃脘胀病,或过食生冷,寒凝胃肠,气血凝滞不通,致胃寒作病,或恣食肥甘辛辣,过饮烈酒,损伤脾胃,以致湿热为生,阻滞中焦,气血不和而致胃病。
??? 2.1.3? 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先天禀赋不足,或胃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耗伤脾胃之气,或劳倦内伤,耗伤脾气或用药不当,损伤脾胃,均可导致脾胃虚弱,偏于阳虚者,常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而诱发;偏于阴虚者,常因进食燥热辛辣之品,或情志郁结而诱发;若脾虚不能流血,血渗脉外,可致呕血、便血。
??? 2.2?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慢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具有规律性、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此外还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典型的无并发症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其疼痛性质具有以下特点:(1)慢性:多起病缓慢,病史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并有反复发作的过程。(2)部位与性质:胃溃疡疼痛的部位在剑突下或腹部中线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在剑突下偏右,范围较局限,疼痛常为灼痛、隐痛、胀痛、饥饿感,或剧痛等,能为碱性药物所缓解。(3)节律性:疼痛的发生和消失与进食有一定的关系。胃溃疡常在饭后半小时内发作,经1~2 h胃排空后开始缓解,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缓解是在胃内容物排空后出现,故患者不愿多吃希望疼痛少发或轻发;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疼痛,多为饭后3~4 h发生,许多患者夜间疼醒,进食或服碱性药物能迅速缓解,故患者常喜欢增加餐饮。(4)周期性:发病多与季节有关,气湿、季节剧变易引起复发,秋末冬初是发病最多的季节。
??? 溃疡病在缓解期体征可不明显,病情发作期可有上腹部压痛,多和溃疡存在部位相一致,可能由于内脏交感神经感觉纤维有脊髓内与体表局部感觉神经的交通支,因而使体表局部敏感性增强而形成压痛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
- 阿伦膦酸钠对骨髓生成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的影响.DOC
- 阿托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DOC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抗炎、抗心肌缺血作用.DOC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35例效果观察.DOC
-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卡维地洛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单层脂类通透性的影响.DOC
- 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不全的血浆生物指标的影响.DOC
-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DOC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抗肿瘤研究进展.DOC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