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氧化脱硫工业化过程中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选择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原因之一是对于有关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石油中的
含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能对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机理有更深
入的认识,以促进清洁燃料油的生产。
本文对石油中含硫化合物(甲硫醇、二甲基硫醚、噻吩)和过氧化氢反应机理的量
子化学的研究,找到了可能的中间体、过渡态,对活化能和相关能量进行了计算,并进
行了内禀反应坐标(瓜C)分析,确定了各自反应路径,有选择的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
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反应具有相似性,主要步骤都经历了。对S的进攻、H转移以及
㈣键断裂的历程,甲硫醇和过氧化氢的反应还经历了异构化的过程。三类反应的第
一步反应中,活化能以噻吩的最高,大小为157.3ld/mol,甲硫醇和二甲基硫醚的稍低,
这说明在三者中,噻吩的氧化脱硫过程最困难。对于二甲基硫醚和过氧化氢的反应机理,
考察了水中和甲苯中的溶剂效应,结果表明,溶剂效应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
有利于进行,并且使得过渡态的红外光谱发生蓝移。
对石油中含硫化合物(甲硫醇、二甲基硫醚、噻吩)和过氧乙酸反应机理进行了量
子化学的研究,找到了可能的中间体、过渡态,对活化能和相关能量进行了计算,并进
行了IRC分析,确定了各自反应路径。结果表明,三类反应具有相似性,主要经历了。
对S的进攻、H转移以及㈣键断裂的历程,但是略有不同。其中噻吩和过氧乙酸的
反应的活化能最大,为87.9kJ/mol,说明噻吩的氧化脱硫最困难。对于甲硫醇、二甲基
硫醚、噻吩的氧化反应来说,当氧化剂由过氧化氢换为过氧乙酸时,第一步反应的活化
能皆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这说明过氧乙酸的氧化脱硫效果更好,这也体现了乙酸在双氧
水体系中所起的催化作用,而且不论反应的过渡态还是反应历程都具有相似性,说明两
者同属于双氧水氧化体系。
为了考察含硫化合物氧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自由基中间体的性质,本文研究了
CH3S·和H02的气相反应机理,通过量子化学的计算,找到了可能的中间体、过渡态,
寻找可能的反应路径,并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以作为含硫化合物氧化机理的重要
补充。结果表明,CH3S·与H02反应中,共存在五条可能的反应通道,其中单线态反应
服过渡态能垒,属于放热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是最为有利的。对于三线态反应
道,控制步骤的活化能为53.5
kJ/mol,能垒最低,属于放热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
都是有利的。
在催化氧化脱硫中,金属离子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研究金属离子和含硫化合物的
作用,有助于理解金属离子催化氧化的本质。论文最后部分以二甲基硫醚和Fe+为简单
模型,研究了金属离子Fe+存在下,二甲基硫醚的脱烷基化反应,考察金属离子在脱烷
基化时的作用,研究其和含硫化合物作用的本质,为下一步进行的金属离子催化下的有
机含硫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打下基础。结果表明,金属离子Fe+在脱烷基
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和二甲基硫醚形成络合物。对于六重态的反应体系,二甲
基硫醚的脱甲烷化反应,主要经历了四个基本步骤,即先驱复合物、C—S活化、D.H
转移和非反应性的分裂,其中第一步的C.一s插入步骤活化能为144.4
kJ/mol,属于决速
步骤;对于四重态的反应体系,含有C-一s和C_H插入反应的两个路径都可以导致脱
甲烷反应的发生,C_一S插入反应路径的能垒要低于C_H插入的路径。在所有的反应
路径中,含有C-一S活化步骤的四重态反应路径在能量上是最有利的,是主要反应通道。
关键词:含硫化合物,氧化脱硫,反应机理,量子化学,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onOxidationMechanismsofSulfur intheoff
Study Compoundsby
Quantum
Chemistry
Bian
He(OrganicChemistry)
Direct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