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作物最优灌溉模式及毛管布置方式的研究.pdfVIP

膜下滴灌作物最优灌溉模式及毛管布置方式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膜下滴灌是先进的栽培措施与节水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膜下滴灌的节水、高 产机理,膜 「滴灌的作物需水量、需水规律及调亏灌溉下的作物蒸腾量。2000年4-9月在新疆石 河子121团炮台试验站的试验地上进行了系统的膜下滴灌实验。观测了各处理灌前、灌后的土壤 水分、作物生长状况 (株高、根长、叶面积、茎粗、花、蕾、铃、果枝数)、作物的冠层温度, 挖剖面观测了灌水24小时后湿润体的大小等项目,并对各小区处理进行了最终测产。 根据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滴头流量下湿润体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加人滴头流量有 利于加长湿润体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但降低了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作物生长及产量与 土壤的供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各处理计划湿润层内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 及其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认为平稳的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有利于作物的最终高产。份花生 育阶段的耗水量、耗水模数、日耗水强度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根据试验研究结果,棉花 生育阶段的耗水量,苗期43.02-54.34mm;蓄期61.2-99.65mm;花铃前期108.34-135.45mm:花 铃后期91.87-142.27mm;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变化幅度为304.79-426.44mm;日耗水强度苗期 1.388-1.75mm/d;蕾期3.06-4.98mm/d;花铃前期5.09-6.67mm/d;花铃后期3.06-4.64mm/d。作 物作为一个整体,器官间的协调关系对最终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株高、叶面积与总生 物量成二次抛物线关系,作物的根长与株高成较好的幂指数关系。千铃重随茎、叶、根重的增加 而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后却随之下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出最佳 的灌水处理,在苗期正常灌水,蕾期、花铃前期、花铃后期分别较常规灌水周期延长 1天、0.5 天、1天有利于提高产量。另外在苗期较常规灌水周期延长2天,蕾期正常灌溉,花铃前期、花 铃后期较常规灌水周期分别推后。.5天、1天,使最终的皮棉产量达到最沂女还分析膜下滴 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量(ET)的关系,结果表明,WUE的最高点对应ET为338mm, 小于产量Y的最高点对应的400mm。在Jensen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规划方法分析优化了膜下 滴灌棉花最优灌水模式。对膜下滴灌作物水分亏缺的诊断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水分下的覆膜 滴灌棉花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标CWSI及冠-气温差T.-L的日变化,并拟和了CWSI,RVPD,B, T.-L的多元线形回归关系。 膜下滴灌是一种节水、高产的栽培与灌溉方式,但由于其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大面 积推广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进一步降低投资,探索节水、高产的毛管布置方式,在试验区进行 了140双管、110单管、140单管不同毛管布置方式的试验研究,从一定流量下湿润体的大小入 手,分析了不同毛管布置方式的经济可行性。110单管、140单管膜下滴灌棉花阶段耗水量、日 耗水量及单管不破膜的提墒作用,并对110单管、140单管内外行棉花的作物生长状况和最终的 产量、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初步认为在砂壤土上110单管灌水390mm己经基本满足膜下滴灌 棉花的生理需水,而且具有明显的增收优势。 关〔键词〕:膜下滴灌 调亏灌溉 最优灌溉模式 作物缺水诊断 致 谢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及新掩天业集 团的资助 ,使得论文得 以刘页利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蔡焕杰教投的悉J-4-11旨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论 主正、1式验的布」t乃至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无.;R倾注了导师大J卜的咚 血。三年以来蔡老师耽获业业的敬业粉神,严谨踏实的治学作风,开朗 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严于律己和宽厚待人的行为准则将侠我终生受益,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表示最崇商的敬庵和衷0.4-1的感谢。 在论文开皿论证过程中,熊运章教授、林性粹教授、康绍忠教授、汪 志-V.kt授 、马孝义教授、王密侠副教投、李援刁丸副教授、胡乡屯公寿讲师提 出了许多宝贵龙见和建议。 在笼个试验过程中,新语石河子天业集团吴磊商工、121团吴.w.仁副 团长.炮试站曹新成副站长、杨道成、王东、陈林、牛长英、天业条 团 我院96级学生魏统权、商文强、李宝珠、牟红军、黄广堪等同志提供了 很多帮助,作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论文的完成to得到了本M}究生 :张振华、集共工

文档评论(0)

实验室仪器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