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词“有偏斜度的超越” 从遗山词看金词.pdfVIP

对宋词“有偏斜度的超越” 从遗山词看金词.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第6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13 总第 114期 JournalofBeriangUniversityofNationalities Gen.Ⅳo.114 对宋词 “有偏斜度的超越”:从遗山词看金词 于东新 ,张丽红 (1.内蒙古民族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2.内蒙古 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作为金词之集大成,遗 山词继承了宋词之言情传统,然又不为宋词所囿,其抒情豪迈苍凉, 慷慨率直,情辞恳切,具有元氏 自我面 目。在体制上,元好 问推尊 “东坡体”而成金词之 “正体”,改造 “宫 体”而为新体宫词。在风格上,元氏既有本于苏、辛的“遗山壮词”,又 “不尽为苏氏余波”。究其成因,多 民族文化融合不仅是金词发生的背景,更是其发展的动力,遗山词充分体现 了金词对宋词 “有偏斜度的 超越”。 关键词 :元好 问;遗 山词 ;金词 ;民族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I2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627(2013)06—0095—05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力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面貌,这种面貌所呈现出的具体特质如何? 杨义提出 “有偏斜度的超越”理论,“质地互异的文化间的撞击融合,使双方的发展方向和轨迹,都 在调适 中出现一定的偏离度,成熟的、强势的文化一方偏离度小些,原始的、弱势的文化一方偏离度 大些,从而以新的姿态汇入新的文化发展过程。因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伦理、信仰、审美等因素 可能会改变 中原民族文化原来存在的发展轨迹和状态,使之发现某种 有‘偏斜度的超越 ’。”… 如以此来观照遗 山词,进而探讨金词面貌颇具启发性。金词是金代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其 延宋词之脉,然又非宋词在金朝的机械翻版,它既清雄顿挫又闲婉浏亮,既雅正飘逸又诙谐幽默,是 苏、黄、周、秦的新变和突破 ,故称其为对宋词 “有偏斜度 的超越”当无问题,这或许成为探究遗山词 乃至金词面貌的重要视角 。 作为北魏鲜卑拓跋氏后裔,元好问为人豪迈慷慨、俊爽不羁 ,所谓 “魏帝儿孙气如龙” ‘。 同辈诗人雷渊在描述其与元好问、李钦叔等夜谈时即说:“清夜濮被往,共就元遗山。嘲谑及俳语 , 发挥间微言。悬崖漏天枢,高啸惊邻垣”[]抛‘’,连元氏也 自表其性情 日:“长安夏秋雨,泥潦满街 收稿 日期 :2013—09—02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 目“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金代词人群体研究”(12YJA751075);中国博 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项 目“金三都文学活动研究”(2013M530108);内蒙古人才开发基 金 项 目“民族文化 融合与金词 艺术研 究” 作者简介:于东新(1968一),男,内蒙古通辽人,南开大学在站博士后,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 辽金元民族文学研究;张丽红 (1970一),女,河北承德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主要 从事北方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95 衢。先生闭户轰饮,邻屋厌歌呼。惭愧君家兄弟,半世相亲相爱,知我是狂夫。礼法略苛细,言语任 乖疏”l4l(“。加之,他 自幼生长于云、朔间,深受北方文化习染,“其天禀本多豪健英杰之气”_5J, “元氏从来多慷慨,并门自古出英雄”_2J(∞ 。可见,元好问豪迈率直、慷慨多情的气质风范既有家 族出身的影响,也深受北方文化的熏染,此种性情反映到词文学创作上,就是抒真情,写真我,“以 诚为本”,绝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1.人间真情的咏叹。显然,元好问继承了前代词家绮怨艳情的传统,比如其作品出现频率较多 的词汇有 “金钗”“金粉”“秀被”“罗袜”“翠袖”“妆痕”“红袖”等等,其浓郁的花间气息可见一斑, 而其 《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贺新郎 ·箜篌引为 良佑所亲赋》《桃源忆故人 ·代赠 良佐所亲》 等就更是软媚柔婉的明证。王中立甚至将遗山比之以小晏:“长恨小山无后身,元郎乐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