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摘 要
中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特征
作者简介:秦川,女,1985 年8 月生,师从成都理工大学刘树根教授,2009
年6 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摘 要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川中地区共
3 3
产气 10 亿m /年,仅雷口坡组就产4 亿m /年,其重点产区是磨溪构造区。本文
在对研究区雷口坡组取心井的岩心、铸体薄片、普通薄片观察等的基础上,划
了雷口坡组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 析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对雷口坡组的成
岩作用阶段进行了划 ,并详细研究了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孔缝类型,总结了成
岩作用序列与孔隙演化史,并依据孔隙成因划 了研究区的储层类型,最后作出
储层评价并指出了油气有利勘探区域。
研究区雷口坡期多为局限台地,部 为蒸发台地和开阔台地环境,主要以大
3
量的白云岩为主,其次为灰岩(Tl 以灰岩为主)、硬石膏岩,有的井还夹盐岩,
2
少见泥岩,以区域标准层 “绿豆岩”与下伏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界。
在漫长的成岩期,雷口坡组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其中,形成储层的建
设性成岩作用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而压实、压溶、充填作用、膏化、天
青石化、胶结作用、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因为降低了碳酸盐岩的原生和次生孔隙,
属于破坏性成岩作用。
据铸体薄片观察,区内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发育的孔缝类型有:晶间孔、粒内
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膏溶孔、溶缝、缝合线等,其中以晶间
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最为发育,是雷口坡组主要的储集空间。
根据储集孔隙的成因将雷口坡组储层划 出五大类型:①溶蚀孔隙型;②混
合水白云石化孔隙型;③深埋岩溶孔缝型;④构造岩溶孔缝型;⑤多种成因孔隙
型。影响研究区雷口坡组有效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主要为沉积相、成岩作用。
1
研究区雷口坡组储层主要发育在雷一 亚段,且主要发育II、III 类储层。
关键词:四川盆地 雷口坡组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中三叠统
I
Abstract
Titl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Major: Mineral Resources Prospecting and Exploitation
Name:Qinchuan
Supervisor:Prof.LIU Shu-gen
Abstract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oil-gas bearing formations of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The total gas production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is
8 3 8 3
10 10 m per year, but 4 10 m gas production each year is from Leikoupo formation,
and Moxi structural area is the key place of gas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cores and thin-sections, this present paper has
divided the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