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 1月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an.2009
第 1期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 No.1
从上海洋场竹枝词看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启蒙观的演进
程 洁 ,方 卫
(1.上海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报》,上海 200020;2.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部,上海 200433)
摘 要:由巴渝民歌演化而来的文人竹枝词,大多以平直的风格记录了一时一地的民俗文化与社会风景,
实际上是乡土志,或者说是民族志的另一种记述模式,隐喻了创作者、民族志记录者的意识与心态。创作干租
界时期的上海洋场竹枝词,正具有这种活态的、深刻的思想价值 ,传达出晚清民初知识分子面对近代化潮流的
复杂心态,及其启蒙思想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洋场竹枝词;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启蒙;演进
中图分类号:I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9)01.0094.04
由巴渝民歌演化而来的文人竹枝词,自唐至今,已有千 上海洋场竹枝词的蔚然兴盛,是有如下原因的:
年的历史,历代皆有著名文人以之唱和之风。竹枝词大多以 第一,创作竹枝词的氛围。竹枝词这种文体经过历代文
平直的风格记录了一时一地的民俗文化与社会风景,有纪 人的创作,至清代达到巅峰期,“我们从 《历代竹枝词》收录
实的因素,也有 “以诗补史”的特别功效,它从某种意义上 的状况来看,会发现唐宋元明四朝集中为 1册,其余7册全
说,也是一种乡土志,或者说是民族志的另一种记述模式, 数为清代作品,道光年后的更是 占了3册 (因为第8册为未
是后世进行历史、地理、文化等研究不可不用的重要参考史 能判别年代者)” 。竹枝词的广泛流行为上海洋场竹枝词
料。近年来 ,竹枝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既有搜集整理 的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编纂者,如 《中华竹枝词》、《历代竹枝词》,上海顾炳权的 《上 第二,丰富的描写对象。开埠之后的上海,迅速从一个
海洋场竹枝词》、《上海历代竹枝词》等,也有对各地竹枝词 苏州庇护下的孩子发育成强壮的青年,走出苏州的阴影,成
或者竹枝词的源流等进行研究者,不过,最多的还是将竹枝 长为世界大都市,堪与巴黎媲美。在这种成长过程中,新鲜
词作为资料加以引用。实际上,内蕴深厚的竹枝词可供挖掘 之人物 、事物出现频仍,迥异从前及其外地,形成了丰富的
的余地广阔,目前的研究远远不够,尤其是它所隐喻的创作 描写对象。当时著名的文化人王韬就曾对此发表过 自己的
者,或称民族志记录者的意识与心态一直被忽视。而在某种 看法:“洋泾浜为西人通商总集 ,其间巨桥峻关,华楼彩辂,
意义上,这种民族志创作者内心的隐喻更具有一种活态的、 天魔睹艳 ,海马扬尘,琪花弄妍 ,翠鸟啼暮,以及假手制造
深刻的思想价值。上海 自元明以来,有大量反映地方风物 、 之具 ,悦耳曼之音,淫思巧构,靡物不奇。虽穷极奢欲,暴
胜迹的竹枝词 ,特别是上海开埠后,多有人感洋场风声气息 殄已甚,而文人雅士来作勾留者,正可以之佐谈屑、拾诗料。
之殊异,奇技淫巧之纷呈,写下了大量的竹枝词,因此,本 迩来 《竹枝》、《柳枝》之词,述者甚多。” 辰桥 《申江百咏》
文拟以上海洋场竹枝词为例,试从中探究其传达 出的晚清 序中也说 :“是以游其地如历蓬莱,睹其人都离烦恼。然而
民初知识分子面对近代化潮流的复杂心态,及其启蒙思想 婆诃杂处,怪异迭陈,泄两闲未有之奇 ,极亘古罕闻之事。
的发展、变化 。 征为谈薮 ,漫嗤海客瀛洲 ;被诸歌谣,并类美人香草。此吾
友辰桥 《申江百咏》所由作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