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陈瑛,2010年 第二章 医学图像的成像模式 光学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光学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常规光学透射(或反射)成像 对比度增强机制: 提高图像对比度 ← 增强光密度差异 细胞HE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光学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常规光学透射(或反射)成像 荧光(或生物发光)成像 荧光波长 光学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常规光学透射(或反射)成像 荧光(或生物发光)成像 光学成像的一般技术性能 光学成像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光学CCD CCD的背景噪声 CCD读取噪声 CCD暗电流热噪声 荧光背景光 光学成像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光学CCD 冷却CCD 10-9~10-6 mM 光学成像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取决于光源深度 荧光穿透组织的厚度 1.5 ~ 2 mm 光学成像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实时成像 仅取决于CCD数据的读出 光学成像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稳定性好、毒性小 第二章 医学图像的成像模式 光学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X线及X-CT及其图像信息 X光的发现与发展 1895 伦琴 发现X光 1896 爱迪生 制造X光透射机 1901 伦琴 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 CT(Computed Tomography) 1963 美国物理学家Cormark 提出数学重建算法 1971 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 设计成功第一台颅脑CT机 1974 美国 Georgetown医学中心 全身CT机 1979 Hounsfield 和 Cormark 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X线及X-CT及其图像信息 X线及X-CT的成像原理 X-CT的数学基础:由投影重建图像 X-CT的扫描:投影的产生 X线及X-CT及其图像信息 X线及X-CT的成像原理 X-CT的图像信息 CT值(相对线性吸收系数) CT值的信息 CT值和图像灰度相关, 但可能超出图像灰度范围。 对比度增强机制 —— 改变线性吸收系数及CT值 图像的灰度对比度反映了不同组织成分的吸收系数的差异 组织密度和线性吸收系数接近、CT值相近时,可采用对比度增强剂(碘) 异常血管增生,局部血液丰富,血脑屏障破坏(碘含量增加) 口服硫酸钡溶液(肠道、食道) X线及X-CT及其图像信息 X线及X-CT的成像原理 X-CT的图像信息 X-CT的一般技术性能 X-CT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密度相差不大(软组织)的区分能力不强 1 mM X-CT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临床CT:1 mm 动物CT:10 ?m X-CT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第二章 医学图像的成像模式 光学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X线及X-CT及其图像信息 磁共振成像及其图像信息 MRI 1952,发现核磁共振現象的美国科学家 Bloch 和 Purcell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7,第一台MRI问世 1991,发明核磁共振高解像技术的 Ernst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2,发明核磁共振三唯空间解像的 Wuthrich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3,MRI的发明人美国化学家Lauterbur和英国物理学家Mansfield 获诺贝尔医学奖 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原理 原子核的常态(稳态)和非常态 弛豫过程(relaxation)和驰豫时间 驰豫时间 vs. 原子核的种类与数量 纵向弛豫(T1),横向弛豫(T2) 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表现 弛豫时间是物质固有的物理属性 医学MRI主要用氢核(1H) 不同的测量时间T1/T2,表现了不同的物质对象 MRI中不同的灰度值 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原理 MRI成像的图像信息 MRI成像的图像信息 医学MRI成像均采用氢核(1H) 人体内的氢核大多包含在水分子中 T1/T2的生物学意义 不同组织的T1和T2值各异 同一组织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的T1和T2值也不相同 MRI成像的图像信息 医学MRI成像均采用氢核(1H) 人体内的氢核大多包含在水分子中 T1/T2的生物学意义 MRI图像中的像素灰度反映了T1或T2值 对比度增强机制 对比度增强剂 MRI: (1)软组织本身可区分 (2)加入磁性物质,使得磁场表现不同 CT: (1)软组织密度相近,图像中难以区分 (2)重金属吸收密度不同,明显差异 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原理 MRI成像的图像信息 MRI的一般技术性能 3. MRI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高于X-CT,低于核素成像和光学成像 10-3 ~ 1 mM 3. MRI的一般技术性能 灵敏度 空间分辨率 稍逊于X-CT,高于其他医学成像方式 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