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天山区域的最小化一维速度模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球物理2011 (10)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 北天山区域的最小化一维速度模型  407 Minimum  1-D Velocity  Model  of the North Tienshan  Mountain  Region 孙安辉+陈颐陈棋福刘  宁 Sun Anhui  Chen Yong  Chen  Qifu  Liu Ning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北京100036 天山山脉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南边紧靠帕米尔高原,又夹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东西绵延 约2500km,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活动背景。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历史上该地区曾发生1965年的博格达 6.6级地震和1906年的玛纳斯7.7级地震。几十年以来,国内外地震科学家们通过布设人工测线及流动地 震台阵,利用地震深反射剖面等手段对部分地区进行了深部结构研究和地震活动性的分析。 获得可靠的地震定位结果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如:速度模型的选取、震相到时的精确拾取、记录台站 的数量和布局以及反演的算法等等。其中,因计算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目前速度模型仍以一维速度为 主。如果采用置信度低的一维速度模型进行地震定位,将会造成活断层定位的偏差以及地震定位结果的不 合理分散。另一方面,一维速度模型的合理性也制约着以之为基础的三维结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Kissling et a1.1994)。 自新疆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立以来,大大改善了乌鲁木齐地区的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 为乌鲁木齐地区提供了丰富完整的地震目录和原始地震波形资料。在乌鲁木齐地区活断层探测项目的资助 下,我们于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间,在北天山区域(E87015’~87045’,N43040’~44000’)布设了lO 台宽频带的流动地震台,加上新疆遥测台网的台站,由27个分布较均匀台站组建成的地震台网。在完成 了一年的连续观测后,对流动台的波形数据进行了初至到时的拾取,结合乌鲁木齐市区域遥测台网的地震 观测报告,完成了地震事件和震相数据的组合。 本研究采用程序VELEST(Kissling et al,1994)反演得到了新的地壳一维速度模型和震源位置。该方法 的特点就是:采用不同的初始速度模型,选取不同的damping值,经过不断的试验和误差计算来提高结果 的稳定性,最后获得使P波和s波的走时残差的均方根最小化的速度模型,即“最小化一维速度模型” (minimum l—D velocity model)。 数学理论表明,如果样本数据的质量不佳,再充足的数据也不一定能带来更准确的研究结果,因此我 们首先对所选用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挑选出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间发生的地震事件中,先采用 Hypoinverse和Hypodd定位算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稳定性,我们再在其中筛选出 P波速度在2.3~8km/s且至少有4个台站记录的地震事件,最后分别组成387和218个地震事件,作为 VELEST的两个地震事件基础数据库。 根据VELEST用户手册(Kissling et al,1994)的建议,我们先选定肖序常等(2004)和王椿镛等(2001) 在目标区域相邻区域的研究结果作为我们的参考一维初始速度模型,组成VELEST的两个速度模型基础数 据库;我们反复组合不同的模型和地震事件以及程序参数,然后分别运行VELEST程序,当RMS值变小 且地震位置和模型中各层速度趋于稳定时,反演程序将停止迭代计算。经过试验比较,最终获得目标区域 较理想的一维速度模型。 研究表明,我们的结果大幅提高了绝大部分所选地震事件的走时残差,这意味着采用新的地壳一维速 度模型将有助于提高该地区的地震定位精度。另外我们还计算了该地区相应的台站修正值。 参考文献 …Kissling,E.,ct a1.Initial Reference Models in Local Earthquake Tomography[J].J Geophys ResSol Ea,1994,99(B10):19635~19646 【2】肖序常,等.中国新疆天LlJ一塔里木一昆仑山地震剖面【J】.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3】王椿铺,等.天山北缘的地壳结构和1906年玛纳斯地震的地震构造【J】.地震学报,2001,23(5):460--470.

文档评论(0)

ww8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