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gG抗E引起Rh系新生儿溶血病1例
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
作者:李大鹏,徐学芳,任红,张莉华,杜遵民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88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母婴Rh血型不合; 溶血
新生患儿,男,11 h。因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于2002年10月8日入本院儿科,为自然分娩,无输血史。其母25岁,孕2产1,首次妊娠为人工流产,无输血史。体检: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率正常,全身无水肿,肝脾未触及,吸吮及拥抱反射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350.9 μmol/L, 直接胆红素11 μmol/L,网织红细胞为0.1。血型参比室检测 :(1)试剂来源:标准红细胞、0.5%菠萝酶等为本室自行配制。标准抗A、抗B(单克隆)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德公司提供,Rh抗血清(IgM)、筛选细胞、谱细胞、最佳稀释度多特异性抗人球蛋白试剂(AHG)等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2)红细胞抗原检测:操作方法参照文献[1]。父血型为O,ccDE,MN;母为O,CCDee,M;患儿为O,CcDE,MN,检测结果见表1。患儿RBC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其抗IgG、C3d 呈强阳性,单抗IgG强阳性,抗C3阴性。 (3)血清血型抗体检测:操作方法参照文献[1]。采用筛选细胞(Ⅰ,Ⅱ,Ⅲ号)检测婴儿及母血清不规则抗体。盐水介质未发生凝集,间接抗人球试验检测IgG抗体,Ⅰ号细胞未发生凝集,Ⅱ及Ⅲ号细胞均凝集。患儿抗IgG,C3d及单抗IgG的DAT均为2+凝集,RBC采用乙醚放散,放散液与Ⅰ号细胞未发生凝集,与Ⅱ,Ⅲ号细胞均凝集。 采用谱细胞(1~10号)鉴定抗体特异性,反应结果见表2,查谱细胞反应格局见表3,检出为IgG抗E。根据临床资料及以上HDN检测试验,诊断为IgG抗E导致Rh系HDN。 表1 患儿及父母ABO及Rh血型检测(略)表2 患儿及母血清与谱红细胞反应结果(略) 表3 谱红细胞反应格局表序号 (略)
讨论
血型不合HDN主要发生于2次以上妊娠。Rh系HDN临床表现远较ABO系严重且发展迅速,可有高胆红素血症、水肿、心衰等,远期部分患儿可出现智力及听力异常等后遗症[3],应及时检测及治疗。HDN以ABO系为主, ABO血型不合对Rh系HDN发生存在一定保护作用,产生Rh抗体机会明显少于相合者[4],本文调查与此相符。首次受影响妊娠IgG抗体效价上升显示胎儿很可能出现HDN,血清存在高效价IgG抗体则提示HDN存在。我们以往检出HDN血样大多为3 d内采集(占血样数21.5%),远高于其9.6%的检出率,提示HDN检测血样尽早进行的重要性,在HDN检测试验中,两项以上阳性仅54.2%,表明单项试验作为诊断标准的重要临床意义[5]。 笔者认为:具备妊娠(特别是不良孕产史)及输血史患者产前应常规检测血型抗体,尤其是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血型抗体检测为阳性时,应加强围产期胎儿监护,分娩后尽快以正定为准明确血型及检测HDN,为临床HDN诊断及防治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吕鹏.最新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83-422
\[2\] 于新发.最新临床输血指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70-281.
\[3\] 董淑兰,华 青,于爱华.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远期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87-88
\[4\] 柳 荣,陈世洁,张家骧.中国北方汉族ABO新生儿溶血病及其特点\[J\].中华儿科杂志,1986,24(1):16
\[5\] Tovey L, A D. Rh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the role of the laboratiory\[J\].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1982,39:300
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进展
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
作者:程永静 黄慈波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北京 100730)
【摘要】 狼疮肾炎(LN)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单独临床表现,也可是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主要为局部或弥漫性肾小球增生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对LN致病因素研究的深入,其治疗策略已取得了可观的新经验,LN的生存率较前已显著提高,新的生物制剂和干细胞等新的治疗手段给重症难治性LN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介绍了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狼疮性肾炎分类标准,并综述了其治疗方案及原则。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诊断标准;生物制剂;血液净化;干细胞移植
狼疮肾炎(LN)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单独临床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