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跌宕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跌宕人生   熊庆来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研究数学,二是教书育人。在数学方面,他的函数论研究成果被誉为“熊氏无穷极”(即“熊氏定理”),并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在育人方面,他培养了华罗庚、严济慈、赵忠尧、陈省身、许宝禄、庄圻泰、钱三强、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优秀数学家,使中国数学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1949年以后他客居海外,是周恩来把他请了回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数学泰斗,却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撒手人寰。更不可理喻的是,在他去世之后,人们都不能对他表示哀悼,为此华罗庚写下“恶莫恶于除根计,痛莫痛于不敢啼”的诗句。   众所周知,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两大主题,因此回顾一下熊庆来的辉煌人生和令人长叹的结局,既是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也可以看出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的曲折步履,更是对所谓“文革”的深入认识和反思。   故乡:往事追思记从头   熊庆来字迪之,1893年10月23日出生于云南弥勒县朋普镇息宰村。熊庆来7岁那年进入私塾,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六七年的‘子曰诗云’,练就了熊庆来的古体诗功底,同时也为他建构了做人的基本间架”。为了培养儿子,其父熊国栋请了两位先生,除了读传统典籍之外,还教法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法国殖民地接壤,所以自开埠以来具有“得风气之先”的优势,这对于熊庆来的成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以后,清政府开始推行以“废科举、办学校、改官制、整吏治”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在新政的影响下,云南先后成立了方言学堂、高等学堂、东文学堂、法政学堂、工矿学堂、农业学堂、商业学堂、速成铁道学堂、师范学堂、讲武学堂以及一大批中小学堂。1907年,14岁的熊庆来随父亲来到昆明,考入云南方言学堂的预科。方言学堂是清朝末年对外国语文学堂的通称,其课程除了国文、数学、格致(自然科学的统称)之外,外语占的份量很重。后来云南方言学堂改名为高等学堂,熊庆来继续留在这所学校。在此期间,要求民主宪政和独立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熊庆来因参加学生组织的示威活动,还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   妻子:松菊今最好,何处隐婵娟   1909年,16岁的熊庆来遵照父母之命,与家乡一位教师的女儿姜菊缘结为夫妇。姜小姐与熊庆来同龄,她的生日是九月初九,故取名菊缘。因为是父母包办,所以他们既不了解,更谈不上感情交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新娘在入洞房时要向新郎叩头,这叫“挑水头”,意思是向天天都要挑水的新郎表示感谢。叩头之后,新郎还要跨过新娘的头顶,意思是老婆就要任我打来任我骑。出人意料的是,当姜菊缘向熊庆来磕了“挑水头”之后,熊并没有按规矩行事,而是向她深深地作了个揖。这让姜菊缘十分感动,也赢得现场嘉宾的交口称赞。   1911年,熊庆来考入云南省外文专修班学习法语,两年后他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赴比利时留学的公费生资格。这时,他的第一个儿子熊秉信刚刚出生,真可谓双喜临门。但是当他回到家乡把自己即将出国的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却遭到父辈的坚决反对。反对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怕他出去以后不再回来,二是怕他万一生了病无依无靠,三是怕他数典忘祖变成洋奴。就在这时,祖母对他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   熊庆来的祖母是一个极其贤惠而又有远见卓识的乡村女子。据熊庆来的孙女熊有德讲,当年熊庆来去昆明读书的时候,曾因父亲反对而断了学费,是老祖母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才帮助他完成了学业。   另外,姜菊缘也非常支持丈夫的选择。当年熊国栋让儿子早早结婚,本来是想通过婚姻栓住他的心。没想到结婚后没过几天,熊庆来就匆匆返回学校。当老祖母向姜菊缘追问原因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学业要紧”。   留学:驱车致远有康庄   熊庆来出国留学与辛亥革命以及蔡锷治滇有关。1911年10月底,时任云南新军协统的蔡锷为了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府并自任都督。上任以后,他通过革除弊政、更新人事、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等措施,使云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此同时,他也深感人才缺乏,便决定通过考试选拔青年学生出国留学。1913年,云南省向海外派遣公费留学生13人,熊庆来就是其中一个。这些人出国以后,分别学习矿业、数学、物理、化学、电工等专业,熊庆来选择了去比利学习采矿。之所以有此选择,显然与当时的实业救国思潮以及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关。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到达比利时的第二年,比利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被德国占领,于是他只好离开那里,绕道荷兰、英国去了法国。这时法国的矿业学校也因为战争而关闭,所以他只好改学数学和物理学专业。   熊庆来到达法国时,正值居里夫人刚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十年前,居里夫妇曾与他人共同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居里夫人与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勒就成了熊庆来最钦佩的两位科学家。   由于时局动荡,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