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接受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是两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接受性教育是对知识进行直接传授;
创造性教育立足于发现和创新。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接受性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单位
时间内接受系统的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求同,轻求异、重规范,轻
灵活;而创造性教育重视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和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
训练,但不利于传授系统知识,而且费时费力。
目前,创造性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的突破口。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施创造性教学,是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所蕴藏的教学功
能、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和自信心的有
效途径。为此,我们提出“高职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高职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我们在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活动
中,以创造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创造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
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拓展、延伸、组合,从而形成创造思维成分较丰富的多种实验变式。
并根据创造性教学的开放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求新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探索性原则来
构建高职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的策略:实验激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运用变式实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通过实验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加强探索性实验
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验成功,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成就感;营造民主、轻松的
实验环境,创设利于创造的时空。做到创设问题情景与学生发现问题相结合,教师点拨诱
导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相结合,创造思维方法训练与创造思维品质培养相结合。在化学实
验教学中营造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实验探索,学生在教师
启发下经过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既合理又不同于教材的具
有创造性的实验设计方案和结论。
在上述理论构想的基础上,我们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和创造性
教学实践探讨,前后共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对对比班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对实验班采用创
造性教学方式,在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学习兴趣、创造思维能力、学业
成绩和自信心进行了测评和统计分析。实验前的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两班学生在实验设计能
力、学习兴趣、创造思维能力、学业成绩和自信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的统计分
析结果说明实验班学生在实验设计能力、学习兴趣、创造思维能力、学业成绩和自信心方
面均优于对比班,且有显著性差异。因而得出实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即实验创造
性教学策略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学
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的提高。因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创
造思维和创造技法。最后研究者针对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对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提出了几
点待参考的建议。
由于研究者的水平有限,再加上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人数较少,对比班和实验班不能
同步进行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证实,教学程序和策略还的待
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化学实验
创造性教学策略
实验研究
Abstract
Reception education and creative education are two of the primary teaching modes.
The former impart knowledge to students directly. The latter is based on finding and
blazing new trails. These two teaching mod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ception education is fit for acquiring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within unit time. But it emphasizes the conclusion instead of the processes, emphasizes
the same instead of the different,emphasizes the normal instead of the flexibl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creative education devote much attention to inquiry , find , and
create knowledge, so it is fit for cultivating and drilling students’ cr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