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4题)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佛手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2.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时代是在( )
A.辛亥革命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国民政府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3.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下列哪一现象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A.蒋介石电邀毛泽东 B.毛泽东等乘飞机赴重庆
C.《双十协定》的内容在互联网上发布 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成为各报刊的重大新闻
4.据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统计,到2006年6月底,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60.7部/百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省(市)的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而西藏为40部/百人,云南36.6部/百人,贵州27部/百人。由此可见( )
①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②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尤为迅速
③西部边远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④目前国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平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5.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6.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出现报道中这些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众反侵略斗争日益高涨 B.中国近代工业尚未产生
C.美国记者道听途说,肆意歪曲 D.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7.开创中国近代陆上、海上、空中交通(国防)革命性变化的奠基者是( )
A.詹天佑、曾国藩、冯如????????????? B.詹天佑、李鸿章、李善兰
C.詹天佑、曾国藩、李善兰???????????D.詹天佑、李鸿章、冯如
8.(2011年9月盐城摸底8题)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9.“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这首近代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 B.电报 C.邮寄信件 D.电子邮件
10.公共汽车在我国运行较晚,最早出现公共汽车上路的城市是( )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二、非选择题
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
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看到了通迅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对电线铺设与否展开争论。而此时列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李鸿章则主张,既然抵挡不住洋人,不如立足现实,自行铺设电线、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终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随后命于大沽、北塘炮台铺设直达天津电线,并号令淮军各营,顷刻响应。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材料二 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加大投入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内最早研制投产的电传机当数1955年问世的55型电传机,此后,国产电报机研发技术不断进步,60年代,“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其译印速度相当惊人,每分钟高达2800个汉字,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500个汉字。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堂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随堂基础巩固(人民版必修2).doc
-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4.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4.3大众传媒的发展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2《Learning about Language》必修1英语同步练习(名师解析)(人教版必修1).doc
- 5.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