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买文档后送图纸,QQ 194535455
目 录
1 绪论 1
1.1引言 1
1.2概述 2
2 总体设计 3
2.1设计总则 3
2.2主要设计参数 3
2.3牵引钢丝绳及卷筒的选择计算 3
2.3.1钢丝绳的选择 3
2.3.2卷筒参数的确定 3
2.4传动系统的确定、运动学计算及电动机选择 4
2.4.1传动系统的确定 4
2.4.2计算传动效率 4
2.4.3选择电动机型号 4
2.4.4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6
3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8
3.1高速级计算 8
3.1.1配齿计算 8
3.1.2初步计算齿轮的主要参数 9
3.1.3啮合参数计算 10
3.1.4几何尺寸计算 10
3.1.5装配条件的验算 11
3.1.6传动效率的计算 12
3.1.7齿轮强度验算 12
3.1.8配齿计算 18
3.1.9初步计算齿轮的主要参数 19
3.1.10啮合参数计算 20
3.1.11几何尺寸计算 20
3.1.12装配条件的验算 21
3.1.13传动效率的计算 22
3.1.14齿轮强度验算 22
3.2低速级计算 27
3.2.1配齿计算 27
3.2.2初步计算齿轮的主要参数 29
3.2.3啮合参数计算 29
3.2.4几何尺寸计算 30
3.2.5装配条件的验算 31
3.2.6传动效率的计算 32
3.2.7齿轮强度验算 32
4 轴的设计计算 38
4.1高速轴设计计算 38
4.1.1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38
4.1.2初步估算轴的直径 38
4.1.3轴的结构设计 39
4.2低速轴设计计算 42
4.2.1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42
4.2.2初步估算轴的直径 42
4.2.3轴的结构设计 43
4.2.4绘制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 43
4.2.5按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轴的强度 46
4.3行星轮轴的设计计算 46
4.3.1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46
4.3.2初步估算轴的直径 47
4.3.3轴的结构设计 47
4.3.4绘制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 48
5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58
5.1行星轮轴承 58
5.1.1第一组 58
5.1.2第二组 59
5.1.3第三组 60
5.2其它轴承 60
6 键的选择和计算 62
6.1高速轴 62
6.2低速轴 62
7 绞车使用说明 63
7.1绞车装配注意事项 63
7.2试运转 63
7.2.1空负荷试运转 63
7.2.2负荷试运转 63
7.3绞车的检修 63
7.3.1小修 63
7.3.2中修 63
7.3.3大修 64
8 小结 65
参考文献 66
英文原文 67
中文翻译 74
致 谢 78
1 绪论
1.1引言
煤炭是当前我国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由于资源条件和能源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在未来的30~50年内,世界范围内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核电的发展尚不能普遍取代矿物燃料。因此,在相当时期内矿物燃料仍将是人类的主要能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世界煤炭开采技术也得到迅猛地发展。20世纪末期以来,先进采煤国家积极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做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生产。
机械化是煤炭工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技术手段,也是煤炭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人力和减少原材料消耗的有效技术措施。矿井辅助运输作为矿井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矿山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现代化矿井对此更应高度重视。
矿井辅助运输的特点是:①井下运输设备在巷道中工作,由于受井下巷道空间的限制,因而运输设备结构应紧凑,尺寸应尽量小;②运输线路随工作地点的延伸(缩短)或迁移而经常变化;③运输线路水平和倾斜互相交错连接;④工作地点分散,使得运输线路环节多、分支多;⑤待运物料品种繁多,形状各异;⑥井下巷道受空间限制,有沼气和煤尘,需用防爆设备。
辅助运输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辅助运输设备的类型具有多样性,除了过去常用的矿用绞车、调度绞车、电机车和一般的矿车、平板车、材料车外,目前许多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如单轨吊车、卡轨车、粘着/齿轨机车、无轨运输车等都已在大量使用。利用这些设备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井下辅助运输工作中的难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辅助运输的效率。
尽管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煤矿辅助运输机械化的问题,但是运输环节任然是构成采煤功耗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还需对整个运输系统进行改革,从技术、安全、经济各方面谋求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国外主要产煤国对辅助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途径的看法是一致的,即降低辅助运输的劳动强度和提高辅助运输设备的效率。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①井下材料、设备和人员的运输设备的研制,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T汽车多功能拆装小车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2T载货汽车离合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4G63发动机曲轴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含全套CAD图纸).doc
- 4吨轻型载货汽车驱动桥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9吨中型载货汽车三轴式五档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12吨摆臂式自卸汽车改装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20t翼开启厢式汽车的改装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4110柴油机连杆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含全套CAD图纸).doc
- 4110发动机飞轮壳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 CA1021U2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聚力发展.pptx VIP
- 一种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方法.pdf VIP
- 2024-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1一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课件.ppt
- 手术室PDCA——提高急诊手术器械物品准备的完善率.pptx VIP
- 宠物行业宠物智能喂食器研发方案.doc VIP
- 老年人徒手肌力评定健康促进课件.pptx VIP
- TPM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课件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pdf VIP
- 灰库系统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中医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