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氢能的开发利用能有效解决能源紧缺带来的危机,缓解环境压力。然而,氢能
的推广应用必须首先解决氢的安全存储问题。众多体系的储氢材料中,镁基金属是一
类价格低廉,储能密度高的储氢媒介。它通过可逆反应,以氢化物的形式储氢,备受
各国关注。为了改善镁基储氢合金的动力学性能,降低吸放氢温度,衍生出一系列添
加元素和改善制备工艺的的方法。
本课题在纯镁中加入有良好催化作用的 Ni 、Mm 元素,设计并制备了 Mg-10Ni-
xMm ( x=1, 2, 3 at%)和 Mg-yNi-2Mm(y=8, 10, 12 at%)系三元合金,对一系列对比样品
的合金进行了工艺研究,得到了一套较为简单低成本的 Mg-Ni-Mm 系合金的预合金
熔炼——感应熔炼的两步制备方法,其中典型样品 Mg-10Ni-2Mm 合金采用快速凝固
-1 -1
法分别以 20.9 ms 和 10.5 ms 的甩带速度制备出了非晶、纳米晶的样品。研究了不
同制备工艺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 XRF 分析了合金成分,XRD 分析了物相结构,SEM 和 TEM 观察了合金微
观形貌,材料的储氢性能及吸放氢速率采用 PCT 测试仪测试。对已有 PCT 数据,经
Van’t Hoff 曲线图计算出生成焓的变化,研究了成分及制备工艺对材料热力学性能的
影响。
Mg-Ni-Mm 系铸态合金的储氢容量为 5~6wt.%H(质量百分比),主要吸氢相为 Mg
和 Mg Ni ,对应的氢化相为 MgH 和 Mg NiH 。MmMg 相是促进氢分子解离的催化
2 2 2 4 12
相。合金体系吸放氢过程都是形核长大的过程。氢化初期以快速形核为主,后期由扩
散控制。Mm 的加入使铸态合金中出现晶格体积膨胀及非晶化现象,利于氢化物形
核;均匀分布的氢扩散“通道”为氢的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氢有效扩散的时间长,
储氢量也随之增加。多 Ni 镁合金中薄片状共晶组织增加,提供了大量连续边界,促
进了形核和氢扩散。但 Ni 加入过量时,Mg Ni 相比重加大,受 Mg Ni 储氢能力的限
2 2
制,合金总体储氢量下降。Mg NiH 的相变速度直接影响了合金的吸放氢速度。铸态
2 4
合金中 Mg-10Ni-3Mm 合金综合储氢性能最好。最佳吸放氢条件为 325℃,1.0MPa,
最大吸气量 5.16wt.%H,6.2min 即可结束放氢,放氢率95.6% 。
由于 Mg2NiH4 的稳定性低,易于形核;富 Mm 的镁相提高了合金的活化性能,
分解时放出 MgH2 。此两相作为形核中心,加快了合金整体的氢化物形核速率,降低
了合金的热稳定性。热力学性能研究表明,Mg-10Ni-2Mm 铸态合金的 Mg NiH 的
2 4
ΔH 和 ΔS 分别为-56.9 kJ/mol H 和 -110.7 J/mol H ,远低于文献值-64.5 kJ/mol H 和 -
2 2 2
122 J/mol H ,MgH 的生成焓值与纯镁吸氢的生成焓值基本一致。
2 2
快速凝固法制备的非晶、纳米晶晶粒尺寸大大减小,最大不超过 20nm,且氢化
后仍保持 35nm 左右的尺寸。细小的晶粒,增大了比表面积,提高了晶界密度,利于
形核和减少氢扩散距离,合金的吸放氢速度都因此而提高。Mg-10Ni-2Mm 非晶、纳
米晶合金中由于存在大量应变,储氢量有所下降。经相变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纳
米晶合金的高压力平台△H= -55.6KJ/mol H ,△S= -109.1J/mol H ;非晶合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