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墨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墨 子 墨子(約西元前476~前390年)墨家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名翟,魯國人,工匠出身。相傳墨翟早年『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爲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訓),由此開出墨家學派。 墨家與儒家在先秦並稱顯學,當時影響非常之大,孟子曾說:『楊朱墨翟之學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於墨。』(孟子·滕文公)韓非也說:『世之顯學,儒、墨也。』(韓非子·顯學)與儒家不同,墨家是個集學術與政治於一體的團體,內部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其成員稱爲墨者,其首領稱爲『鉅子』。墨子死後,墨家發生分化,分爲相裏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主要派別。墨子書之重要篇章均分爲上中下三篇,與墨分爲三不無關係。漢以後,墨學中斷,成爲千古不傳之絕學。 墨家思想主要體現在墨子一書中。現存墨子一書是從漢代流傳下來的。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墨子有71篇,現僅存53篇。一般認爲,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小取、大取六篇系後期墨家著作。研究墨子思想最重要的是兩組著作,一是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非儒11篇,原每篇皆分爲上、中、下,共33篇,現缺9篇,存24篇,爲墨子當年系統講述自己之學說,後爲弟子記錄整理而成;另一組是耕柱、貴義、公孟、魯問、公輸5篇,相當於墨子之言行錄。 1 墨學的十大綱領 墨子思想之主體是所謂的治國之道。墨子之治國之道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一整體是由十個方面構成的,這十個方面也就是墨學的十大綱領。 1-1 非攻、兼愛 1-11 治國之道之根本在於興利除害 仁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以爲法乎天下,利人乎即爲,不利人乎即止。(非樂上) 1-12 天下之大害,是諸侯之間連年不斷的戰爭 戰爭對人民生命財産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是最大的不義之舉,所以墨子主張『非攻』。墨子從『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講起,到『攘人犬豕雞豚』、『取人馬牛』,到『殺不辜之人』,到『攻國』,從『殺一人』,講到『殺十人』、『殺百人』,認爲戰爭是大不義之舉。 1-13 戰爭以至其他社會罪惡之根源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不相愛』 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兼愛中) 1-14 要消除禍害,就必須提倡人與人之間普遍的愛。這種普遍的愛,墨子將其稱作『兼愛』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兼愛上) 1-15 提倡兼愛,以兼愛爲基本救世之方,是墨子思想的根本 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孔子貴仁,墨子貴兼。』孔墨雖然都提倡仁愛,但孔子所提倡的愛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制的『親親』原則之上的,故禮記·大傳講『人道親親也』,孟子講:『親親,仁也。』(孟子·告子下) 儒家所提倡的仁愛精神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墨子則主張『愛無差等』,(孟子·滕文公上)『愛無厚薄』,(墨子·經上)這種無差等的愛遭到了孟子等人的強烈反對。孟子說:『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1-2 天志、明鬼 1-21 兼愛、非攻之治世法則,是天志、天意 順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別也。兼之爲道也,義正;別之爲道也,力正。曰義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衆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天志下) 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天志上) 天子爲善,天能賞之;天子爲暴,天能罰之。(天志中) 1-22 天掌管賞善罰暴,鬼神也掌管賞善罰暴 鬼神之明,不可爲幽閒廣澤,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罰,不可爲富貴衆強,勇力強武,堅甲利兵,鬼神之罰必勝之。(明鬼下) 1-3 尚賢、尚同 1-31 治理國家,不僅要有得當的方略,還要有賢明的人才 故國有賢良之士衆,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衆賢而己。(尚賢上) 1-32 天地之大,萬物之衆,爲政者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