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报 2014, Vol. 46, No.7, 931−941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4.00931
COMT rs6267
*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济南 250014)
采用基因-环境设计, 以 208 名初中生为被试, 系统考察 COMT 基因 rs6267 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
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 以及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rs6267 多态性对亲子关系无
显著主效应, 但其与亲子亲合、母子情绪冲突的关联模式在男女青少年群体中相反 ; rs6267 多态性与父母积
极教养行为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交互作用, 但其与母亲消极教养行为对母子冲突具有交互作用趋势。
亲子冲突; 亲子亲合; COMT 基因多态性 ; 父母教养行为 ;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B845; B844
1 问题提出 要前沿研究课题之一。
然而总体而言, 现有关于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领域的经 在亲子关系发展中作用的研究仍然极为匮乏。既有
典研究内容。在传统的个体社会化理论中, 亲子关 少量相关研究主要考察了 DRD4 与 5-HTTLPR 基因
系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家庭环境之一。诸多研究一致 多态性的作用(Barry et al., 2008; Spangler et al.,
表明, 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心理健 2009; Van Ijzendoorn Bakermans-Kranenburg, 2006),
康或行为问题等密切相关, 二者之间也经常被默认 迄今尚未见到有关 COMT (catechol-O-methyltrans-
为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王美萍, 2010e)。近 10 年 ferase,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亲
来 , 受发展系统论与个体发展唤醒模型 ( 王美萍 , 子关系发展关联的报道。
2010a)等新兴理论观点的影响, 研究者愈来愈认识 人类 COMT 基因位于 22 号染色体长臂 1 区 1
到儿童青少年自身遗传特征在亲子关系发展中的 带 2 亚带(22q 11.2) 。COMT 基因编码的是儿茶酚
作用。行为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表明, 亲 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是儿
子 关 系 的 发 展 具 有 遗 传 和 环 境 基 础 (Plomin 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的
Bergeman, 1991; Plomin, Reiss, Hetherington, 主要代谢酶。儿茶酚胺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外
Howe, 1994) 。新近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展的研究 周反应的敏感性, 保持觉醒和警觉状态。迄今人类
则 揭 示 出 (Barry, Kochanska, Philibert, 2008; 研究发现, COMT 基因编码区至少有 8 个单核苷酸
Spangler, Johann, Ronai, Zimmermann, 2009), 遗 多 态 性 变 异 , 其 中 既 有 相 关 研 究 主 要 关 注 的 是
传基因与环境对亲子关系的发展具有交互作用。目 Val158Met 多态性位点(王美萍, 2010b)。近期研究
前采用基因-环境设计, 综合探究遗传基因与环境 显示, COMT 的功能并非仅限于 Val/Met 位点, 在
对亲子关系个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汇聚组播_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pdf
- 对不确定规划中观测约简的进一步研究.pdf
- 集群软件无线电系统中实时信号处理调度研究.pdf
- 一种Grangeat圆轨迹锥束CT重建阴影区域填充方法.pdf
- 基于不规则蜂窝网络拓扑模型的位置管理研究.pdf
- 完全析取范式群判定_i_SHOIN__i_(_i_D__i_)-可满足性.pdf
- 不规则网格上的曲面设计方法.pdf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_i_ε__i___i_δ__i_)-近似聚集算法.pdf
-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稀疏编码模型.pdf
- 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对心理旋转加工的影响:眼动研.pdf
- 不对称情绪分享过程中情绪反应自我指向增强效应的初探.pdf
- 不同加工深度非符号数量信息的SNARC效应:眼动证据.pdf
- GT与IRT的比较_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跳水分析.pdf
- 不熟练中–日双语者同形词和非同形词的隐蔽翻译启动效应.pdf
- 不同促销方式对产品购买决策的影响——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的研究.pdf
- 部分呈现条件下类别分类学习中的信息表征机制.pdf
- 不同注意条件下的空间-数字反应编码联合效应.pdf
- COMT基因对注意控制神经基础的调控效应:影像遗传学研究的元分析.pdf
- 不受知觉负载调节的注意捕获效应:生态信息的作用.pdf
- RSVP任务下双刺激重复的优势与劣势.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