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李大维:“孵化”创客的科技达人.docVIP

个性李大维:“孵化”创客的科技达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性李大维:“孵化”创客的科技达人   创客,通俗来说就是创意加科技的制造派,是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创意变成产品的造物者。3年前,李大维将这个时髦玩意从美国带到上海。他创办的“新车间”,是全中国第一个创客空间,也是全球数百个创客空间之一。在这里,“发明狂”们可以单兵作战或与团队一同协作捣鼓新技术,可以参与国际竞赛,也可以把创意变成产品,走出去做年赚百万或千万的大BOSS。   新潮科技男,在上海创建“新车间”   相信从事开源硬件行业的人,没几个不认识李大维。今年40岁的他是台湾人,曾经参与过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互动式多媒体项目、迪士尼虚拟世界项目,也为美国“脸谱”等名企设计社交应用。   他从事软件行业20多年,并一直致力于开源软件运动。即一款软件的源代码对外开放,公众可据此做修改,甚至发布新软件。按照他的解释,所谓“开源”,即开放资源和分享。简言之,就是发明人和制造者通过免费授权的方式公开其发明原理和产品制作方法。开源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从头再做一个东西,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然后再开源,另一个人再修改再完善再开源。这样就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创新模式和知识传播模式。   3年前,从美国来到上海的他,开始对开源硬件产生兴趣。由头说来也有趣,原本他打算做个物联网项目,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硬件,便索性自己着手制作。不过和对着电脑屏幕编程序不同,玩硬件需要足够大的地方来摆放各种材料和工具。由于李大维天天在家里捣鼓,买来的东西越堆越多,家里被搞得乱七八糟,终于引来太太的不满。于是他希望找一个专用的空间。   这时,李大维通过聚会认识了从美国回国的伍思力和谢旻琳夫妇,并聊起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对夫妻学的是软件工程,但却对机器人情有独钟,蜜月期都是在研究“机器人潜水艇”的项目里度过。巧的是,他们在美国加州工作时参观过当地的“创客空间”,很喜欢这种“兴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的平台。于是三人一拍即合,2011年3月25日,“新车间”在上海永嘉路与陕西南路交界处的一座小楼里正式成立。   像李大维和伍思力这种喜欢自己开发、制作一些非手工艺品小玩意的人,被西方媒体称为“创客”。它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则是为创客提供实现创意和交流的社区平台,集合了创意、实验和交友等功能。   “‘创客’文化起源很早,在自家车库里和朋友组装出第一台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就是早期的创客典型。创客喜欢自己动手,把东西拆开研究构造,并加以改造赋予新的功能。”李大维讲这话时,他身后的一台微波炉大小的3D打印机正在工作,细细的喷嘴好像蚕吐丝,米白色的螺旋形圆柱体一点点成型,按照芯片里的程序设定,3D打印机将打印出一只塑料模型。“这是一年多前我们‘新车间’的一个会员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一台高端的3D打印机要几十万元才能买到,金属之类的打印材料成本要1万元一公斤;而这种低端型号的3D打印机只要6000多元,材料费也不过每公斤100元。”这台打印机的创造者,早就连人带专利被“挖”到了开源硬件公司。而在“新车间”170平方米的L型空间里,还有更多类似的创客正在孕育并实践梦想。   新车间的屋顶中央有个大大的电风扇,转动的时候会吱吱作响,电风扇的正下方是两张拼在一起的工作台,需要对着电脑工作或者召开员工会议的时候,会员们才会坐在桌边。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是站着、走动着,有时会在焊接器、工作台、电脑之间跑来跑去,简直可以用上蹿下跳来形容。乱哄哄的气氛里,时而还有鼻音很重的模拟机器人的声音“The machine room open”——这是一名来自荷兰的会员设计并安装的门禁系统,需要打开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输入密码,才能打开一个摆放工具的小房间。无论从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上都能感受到这里分明就是在邀请你加入——“做一点好玩的东西吧!”   来到新车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场景,到处都是机械零件、芯片、电线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工具,在那里玩乐的人们像拙劣的造物主,不停地做出一些模样奇怪、用处各异的奇物来,创意设计可谓五花八门。而正是“新车间”这样一块吸铁石,把这群爱发明、爱动手的玩家汇聚到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快乐折腾,创想无边界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社区,大部分来玩的人都是非电子专业人士,比如很多人来自动漫制作、医学、广告设计等领域,但不乏硕士博士。他们聪明、热情、富有创造力,喜欢DIY,秉承着自由、共享、无边界的互联网精神。   为了照顾到创客们和组织者的时间,“新车间”的开放时间只有周末两天和周三的晚上,也只收材料费和必要的场地费用,以便达到收支平衡。但创客空间并不是一个用来营利的地方,而更类似一个成人的游乐场。按照美国“创客教父”Mitch Alt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