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人脸识别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PCA的人脸识别 陈哲盼 (华北电力大学 自动化系,河北 保定071003) 摘要: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目前模式识别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之一,其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1888年[1]。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人脸识别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使得虽然有众多科学研究人员潜心研究多年,也做出了许多的成果,但离彻底解决并达到实用,仍旧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结合研究生阶段参与教研室的科研项目,对人脸识别做了一定的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人脸识别的背景、研究范围以及方法,对人脸识别领域的一些理论方法作了总体的介绍。本文中所采用的人脸识别方法是比较经典的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2-6]。 关键词:人脸识别,主成分分析,PCA,特征脸 PCA-based face recognition CHEN Zhe-pa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China) Abstract:Techniques for face recognition were proposed by Francis Galton as early as 1888[1]In recent years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rea of face recognition: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like Eigenfaces computers can now outperform humans in many face recognition tasks,particularly those in which large databases of faces must be searched.Whilst these methods performs extremely well under constrained conditions,the problem of face recognition under gross variations remains largely unsolved.This thesis details the 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algorith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aimed to operate in constrained environments Keywords:face recognition,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 Eigenfaces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各方面对快速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的迫切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最近十年中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为了验证身份而采用自动测量技术对身体的特征或个人行为特点进行采集处理,并将采集的特征或特点与模板进行比较,从而完成身份验证的一种解决方案。由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人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指纹、虹膜、人脸等)进行身份认证,因而它比传统的根据人所携带物品(如身份证)和你所记忆的内容(如账号和密码)更加安全和可靠。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变化[7]。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种,它也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身份认证手段,同时它也是当前最热门的模式识别研究课题之一。通过人脸我们可以判定许多信息:性别、种族、大致年龄及表情等。与其它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在采集特征时不需要与采集对象进行直接接触,因此人们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所以人脸识别可以成为一种最友好的身份认证技术。 人脸识别应用前景广泛,可用于公安机关罪犯身份的认证,档案管理,银行的监控系统,入口控制等。人脸识别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一件非常简单的问题,但人脸识别的机制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人脸识别的课题涉及到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很多方面的知识[8]。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己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方法,一些人脸识别系统也己经投入市场。但还有很多的因素制约着它的发展,人脸识别的鲁棒性受人脸自身和环境的复杂性,如表情、姿态、光照变化的影响很大。所以它仍是目前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1 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 人脸识别本质上是三维塑性物体二维投影图像的匹配问题,它的困难体现在:(1)人脸塑性交形(如表情等)的不确定性;(2)人脸模式的多样性(如胡须,发型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