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 学报,9(6);440-446,1982
Acta Genetica Sinica
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
徐 廷 文
(四川农学院,雅安)
本文论述在中国青藏高原发现的野生二秋大麦的分布、生态、形态、遗传及其与栽培大麦
的进化关系。对青藏野生二棱大麦的春性 S(h2)、小穗轴长毛 约(的遗传研究证明,它与中东
的野生二筱大麦有区别,而与中国栽培大麦很近似,表明它是中国栽培大麦的祖先。根据穗轴
碎性、侧小穗柄长短和外俘顶端形状的遗传研究证明,中国现代栽培大麦是由野生二棱大麦经
若干过渡类型进化而来的。从考古、语言、宗教、民族传统和藏、汉、羌民族发展历史的研究,论
证了中国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公(元前300。年)已在青海的黄河上游开始栽培大麦。
自1938年入berg间接从中国四川道孚县获得野生六棱大麦 H(ordeumagriocrithon
灿erg)后,青藏高原的近缘野生大麦颇引起国际大麦学术界的注意。但是过去对这些野
生大麦仍然了解很少,有一些主要类型,如野生二棱大麦 H(ordeurnspontaneumC.Koch)
还未被发现。1964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在西藏,四川甘孜州农科所在甘孜分
别发现了包括野生二棱大麦在内的各种类型野生大麦。以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
察队(1973),遗传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77,1978)和四川农学院 (1980)等单
位都曾先后对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的野生大麦进行过考察。结果表明,中国青藏高原几
乎存在世界已发现的各种近缘野生大麦,包括野生二棱大麦、野生瓶形大麦 H(ordeum
lagunculiformeBakht.)和野生六枝大麦几种主要类型和变种,而且有一些是新变种1,〔210
这些野生大麦的发现,已有过多次报道和讨论。本文仅就中国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的起
源和进化关系作进一步论述。
青藏高原的野生二棱大麦
野生二枝大麦是栽培大麦的直接亲缘祖先,已为许多学者所承认£13,191。它在我国的
发现,对于我国栽培大麦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极为重要。
一()分布和生态
野生二棱大麦主要分布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怒江流域、;阑沧江流域,四川西部
的金沙江流域、雅碧江流域,青海的黄河上游和惶水流域各县。它的分布范围东西达1500
公里,南北达1200公里,海拔高度在2700-400。米之间,它的分布还具有以下一些生态
特点。
1.变种间的重叠 野生二棱大麦具有三个变种:Ithaburense,isehnatherum和pro-
政owetzii。它们多为重叠分布,一般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如藏南分布在3400米以上地区,
本文于 1981年12月21日收到。
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姚珍、周泽其同志惠赠细胞遗传研究资料,谨致谢忱。
6期 徐廷文: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 4斗I
藏东分布在4000米的荒芜农田中71〔0
2.繁衍方式 野生二棱大麦主要以田间杂草形式存在于大麦、小麦或豌豆等作物
耕地内或田边地埂上。在耕地内与栽培作物混合生长,一般比栽培作物早熟,不等作物收
获,籽粒就因穗轴碎断而掉人土内。它的三联小穗只中间结实,两侧不实,其基部成锐角,
碎断掉到土表后,比野生六棱大麦基部成钝角的三联小穗容易人土。因此,它的生存能力
比野生六棱大麦强一些,所以在自然荒土上也能发现它们。另一繁殖途径是穗基部一、二
节不碎断,其上着生的籽粒不掉落,随作物收获后混人种子内,下年又随作物播种人上内
繁殖。
3.野生群落的消失 野生二棱大麦除与作物混合生长在农田中外,在耕地外的荒
土上也有生长。如1964年作者在甘孜县拖坝公社,曾在耕地外的荒土上发现过它们31〔0
1976年,西藏农牧科学院李长森等曾在错那县觉拉公社距耕地约数百米的荒坡上,发现
过一小片野生大麦群落。但是这样的群落不稳定,以后又消失了。由于野生大麦是春性,
一年生,种子在土壤里越冬,翌年春季发芽生长,在高原放牧习惯的影响下,它在荒土上的
群落,随时可能被消灭。
二()形态和遗传
青藏野生二棱大麦具有碎穗、有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猪1、3号染色体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pdf
- 猪2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QTL定位分析.pdf
- 猪5个群体SLA微卫星遗传多样性.pdf
- 猪13号染色体部分微卫星标记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pdf
- 猪13号染色体上拷贝数变异区内基因信息发掘及遗传规律分析.pdf
- 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 M857位点遗传变异分析.pdf
- 猪a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在26个中外猪种中的遗传变异研究.pdf
- 猪ACTA2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pdf
- 猪CAST基因多态性与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pdf
- 猪FIT1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pdf
最近下载
- 2023年江苏省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备考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doc VIP
- 新22J01《工程做法》(新疆图集).pdf VIP
- 体检报告电子版.docx VIP
- 2024年8月17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上午卷).doc VIP
- GA 1467-2018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要求.docx VIP
-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接正式电方案.pdf
- 2024年甘肃定西岷县城区部分学校竞聘教师实施(2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11∕T 646.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则.docx VIP
- NIST SP 800-218 SSDF安全软件开发框架.xls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