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第 12 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国际光伏展览会论文(光伏系统及工程、系统部件及并网技术)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研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研究
并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研究
11 1,21,2 22 1,2*1,2*
11 11,2,2 22 1,2*1,2*
罗宇飞罗宇飞 ,孙韵琳,孙韵琳 ,陈开汉,陈开汉 ,沈辉,沈辉
罗宇飞罗宇飞 ,,孙韵琳孙韵琳 ,,陈开汉陈开汉 ,,沈辉沈辉
(1. 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顺德 528300 ;2.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州 510006 )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具体包括直流效率、逆变器效率和系统总效率。
摘要摘要::
为了研究使用微逆变器和组串型逆变器这两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本实验搭建了一个 6kWp 的光伏
发电系统,采用室外太阳能测试设备分别在光伏阵列无遮挡和部分遮挡两种状态下,对使用组串型逆变器
和使用微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效率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无遮挡条件下组串型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失配损失只有 3%左右,系统的电气总效率主要取决于逆变器的效率,而当光伏阵列发
生部分遮挡时,逆变器的类型、最大功率跟踪范围、组件的连接方式、逆变器效率等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直流效率;微逆变器;系统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
00 引言引言
00 引言引言
在现阶段,按太阳能光伏阵列与逆变器的连接
方式不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分为三种典
型的拓扑结构[1] (如图1 所示):分别是集中型、组
串型和交流组件型。不同的拓扑结构光伏发电系统,
在安全性、系统效率、成本、维修等方面有很大差
[2]
异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拓扑结构。
集中型结构具有系统成本低,逆变器转换效率
高的优点。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组件既有并联也有串
联,系统因组件失配造成的较大的功率损失;在组
串型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分别对各个组串进行
最大功率跟踪,而且把各组串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 图 1 三种典型的拓扑结构
成相同的直流电压后进行汇流,然后再将直流电转
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光伏发电系统
换成交流电。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各组串分别对应一
的性能,他们先采集光伏发电系统一年以上的运行
个最大功率跟踪器,相互独立工作,由于能对每一
数据(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组件温度、光伏阵
串光伏组件阵列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减少了组串失
列输出电流和电压、系统输出电流和电压),然后再
配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了效率,但是组件之间仍 根据数据计算系统的性能参数[3] 。由于采集的时间
然存在失配问题。为避免以上这些问题,逆变器生
长,所以数据的准确度难以保证,并且这些数据与
产企业于是将目光转向了新的逆变器,微逆变器就
电站的管理和维护有关,这些数据都是用逆变器自
是其中的一种,使用微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采用
带的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的精确度也难保证。
交流组件型结构,每一个太阳电池组件配一个逆变
使用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测试仪可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氯乙酰基)兰烃薁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pdf
- MgO%2fSiO2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pdf
- 太赫兹电光检测的研究.pdf
- 钼浮尾再选铜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pdf
- 消炎退热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研究.pdf
- VFM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左室腔流场变化研究.pdf
- 杀菌剂吡噻菌胺的合成研究.pdf
-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米跳台双人冠军林X备战过程中下肢肌肉力量的跟踪研究.pdf
- 焦糖色的研究及发展.pdf
- 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pdf
- 提高余热发电能力研究.pdf
- Penicillium+purpurogenum+Li-3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研究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初步表达.pdf
- 凉山半细毛羊肥羔生产技术的研究.pdf
- 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温阳法对老年性肾阳虚型高血压疗效研究的必要性.pdf
- 山东省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分布研究.pdf
- 有機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平衡行為與土壤污染程度審核標準研究.pdf
- “君-使对药”广枣-冰片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的研究.pdf
- Connexin43在机械应力诱导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pdf
- 哈尔滨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平原生态系统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pdf
- 有隔震层的低矮房屋结构的简化计算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