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 槲皮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任务书 ………………………………………………………………… 21 正文 ………………………………………………………………… 3文献综述 …………………………………………………… 3槐米的历史背景 ……………………………………… 3槐米的来源,性状及产地 …………………………… 3槐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4槐米的药理作用 ……………………………………… 5槐米的研究进展 ……………………………………… 5 实验方案设计 ……………………………………………… 61.2.1 实验目的 ………………………………………………71.2.2 实验意义 ………………………………………………81.2.3 实验原理 ………………………………………………81.2.4 实验流程 ………………………………………………91.2.5 实验步骤 ………………………………………………91.2.6 实验安排………………………………………………101.2.7 实验预算 …………………………………………… 11参考文献 …………………………………………………………… 13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验任务书题目: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实验任务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槐米化学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案应包括目的意义,设计原理、流程、实验方法、时间安排、需要的仪器与试剂)。对实验材料进行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写入实验报告中。完成槲皮素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鉴定数据应包括熔点、旋光度、紫外图谱。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少量槲皮素样品。实验要求实验中要求学生不完全依赖现成条件,能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创造一些条件完成实验。实验方法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实验数据准确,须注明实验条件。要求提供的样品袋上注明样品名称、熔点、旋光度、制备者姓名、日期实验报告内容题目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所用试剂、仪器的型号及生产厂家分离方法创新之处自制或创造了那些实验条件条件实验流程及操作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在所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合理化建议槲皮素提取及结构鉴定一.文献综述1.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是植物界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他存在于许多植物的花、叶、果实中,多以苷的形势存在,如芦丁、槲皮苷等,经酸水解可得槲皮素。荞麦的杆和叶、沙棘、山楂、洋葱中含量较高。许多中药如槐米、侧柏叶、三七、银杏等均含此成分。槲皮素在槐花米中含量高达4%左右,而且提取分离方法也较简单。2. 槲皮素(Quercetin):又名栎精,槲皮黄素,Meletin Sophoretin。分子式 C15Hl007,分子量302.23。黄色结晶(C15Hl007·2H20),mp313—314℃(分解),无水物mp316℃。溶于热乙醇、冷乙醇、甲醇、乙酸乙酯、吡啶等;不溶于石油醚、苯、乙醚和氯仿,几乎不溶于水。芦丁(Rutin)又名芸香苷,紫槲皮苷,维生素P,Rmoside Vi01aquercitrin,是槲皮素的3-O-芸香糖苷,属黄酮类物质。分子式C27H30O16,分子量610.51,本品黄色或淡黄、绿色、极细微的针状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或微带原植物的特殊气味。在空气中色渐变深,加热到185℃-192℃即变为棕色的胶状体,约在215℃分解。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和冷乙醇(1:6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和热乙醇(1:3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碱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也可溶于浓硫酸或浓盐酸呈棕黄色,加水稀释后复析出。3.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90年代以来,有关槲皮素抗肿瘤、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自由基、扩血管等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年来发现槲皮素有抗多种病毒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槲皮素能显著抑制促癌剂的作用,抑制离体恶性细胞的生长,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槲皮素B环上的邻苯二酚结构和2、3位的双键对其抗增殖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康铁邦等报导槲皮素可抑制白血病细胞中的PKC及TPK而产生抗癌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顾振纶等采用体外试验观察了槲皮素对血小板的作用。结果发现槲皮素可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胶原、钙离子载体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反应,并探讨了有关作用机理。抗氧化作用:通过槲皮素的抗超阴离子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的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减少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及其超氧阴离子的作用。其他作用:槲皮素还对糖尿病的肾脏、肠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有抗忧郁、抗心胸肥大、降压等作用。二实验阶段槲皮素及其糖苷的提取方法槲皮素及其糖苷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渍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