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腹部体格检查-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陈丰霖.pptVIP

医学资料-腹部体格检查-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陈丰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部体格检查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陈丰霖 触 诊 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检查顺序: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先健康后病变 触诊深度:浅部触诊——1cm, 深部触诊——2cm以上 触诊方式:深压触诊 滑动触诊 双手触诊 双合诊 浮沉(冲击,ballottement)触诊 钩指(hook technique)触诊 触 诊 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腹壁柔软 病理情况:全腹或局部腹肌紧张度增加或减弱 腹壁紧张度增加 全腹壁紧张:腹腔内容物增加(肠胀气、气腹、大量腹水)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 癌性腹膜炎 局部腹壁紧张:脏器炎症波及腹膜 触 诊 腹壁紧张度减低 腹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量放腹水后、经产妇、老年体弱、脱水患者;脊髓损伤所致腹肌瘫痪、重症肌无力 局部紧张度降低:局部的腹肌瘫痪或缺陷(腹壁疝等) 触 诊 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tenderness)多来自腹壁或腹腔内的病变 腹壁病变 腹腔内的病变 触 诊 肝脏触诊 单手触诊 双手触诊 钩指触诊 触 诊 触诊肝脏注意事项 以示指前外侧指腹接触肝脏 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向上触诊 密切配合呼吸动作 下移初始触诊的部位自髂前上棘平面开始 腹水患者可应用浮沉触诊法 鉴别易误为肝下缘的其他腹腔内容:横结肠、腹直肌腱划、右肾卞极 触 诊 触及肝脏时应描述的内容: 大小 质地:一般将肝脏质地分为三级——质软、质韧(中等硬度)和质硬 边缘和表面状态 压痛 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Hepatojugular reflux) 搏动 肝区摩擦感 肝震颤 触 诊 脾触诊 脾肿大描述 第1线 (甲乙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 第Ⅱ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第Ⅲ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触 诊 脾肿大分级:轻、中、高三度 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 超过2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 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 触 诊 需与脾脏鉴别的肿块 ①增大的左肾 ②肿大的肝左叶 ③结肠脾曲肿物 ④胰尾部囊肿 触 诊 脾肿大的临床意义 脾轻度肿大:急慢性肝炎、伤寒、粟粒型结核、急性疟疾、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败血症 中度肿大:肝硬化、疟疾后遗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黄疸、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高度肿大:脾表面光滑者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黑热病、慢性疟疾和骨髓纤维化症等 表面不平滑而有结节者见于淋巴肉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 表面有囊性肿物:脾囊肿 脾压痛:脾脓肿、脾梗死 触 诊 胆囊触诊 手法:单手滑行触诊法或钩指触诊法 Murphy征 Courvoisier征 触 诊 肾触诊 手法:双手触诊法 压痛点 触 诊 膀胱触诊 触 诊 胰脏触诊 触 诊 腹部肿块 正常腹部可触到的结构 1.腹直肌肌腹及腱划 2.腰椎椎体或骶骨岬 3.乙状结肠粪块正常乙状结肠 4.横结肠 5.盲肠 触 诊 异常肿块 需注意下列各点: 1.部位 2.大小 3.形态 4.质地 5.压痛 6.搏动 7.移动度 8.与腹壁和皮肤的关系 触 诊 液波震颤 触 诊 振 水 音 叩 诊 方法: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 内容:腹部叩诊音 叩 诊 肝脏叩诊 确定肝上界时 确定肝下界 临床意义:肝浊音界扩大 肝浊音界消失 肝浊音界向上移位 肝浊音界向下移位 肝区叩击痛 叩 诊 胆囊叩诊 胆囊区叩击痛 叩 诊 胃泡鼓叩诊 部位: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为胃底穹窿含气而形成 上界为横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 明显缩小或消失可见于中、重度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肿大(不会使鼓音区完全消失),也见于急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 叩 诊 脾脏触诊 脾浊音区的叩诊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上进行 正常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