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远离高血脂的危害.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才能远离高血脂的危害?年来,“三高”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三高”中的高血脂症可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进而引发脑中风、心肌梗死。由于它无明显的症状,却悄然无息地吞噬着生命,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隐形杀手”。请关注———   2005年8月,46岁的著名演员高秀敏在家突发心脏病去世;2006年12月,相声大师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2007年6月,相声大师侯耀文也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一个个令人惋惜而又痛心的事例告诉每一个关注健康的人们:高血脂症这个“隐形杀手”正在日益走近现代人的生活,肆意地摧毁他们的健康和生命。 那么,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怎样才能远离高血脂的致命侵害呢?   40岁以上每年查血脂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在我国10个省市35岁—74岁成年受访者中,90%%的人不知道血脂异常会带来哪些危害、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有什么关系,血脂异常的治疗率、控制率也都非常低。美国一项最新调查表明,超过七成人不知道他们的血脂是否正常。而在我国甚至很多单位的常规体检,40岁以下的人不查血脂。   不久前,受首都科学讲堂之邀为百姓现场讲解高血脂相关科学知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急救部副主任彭国球告诉记者,如果经常出现头晕、健忘、体力下降、睡眠不安、胸闷气短等现象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脂状况。   他建议人们在20岁、25岁、30岁、33岁、36岁、39岁、42岁各检查一次,以后每年测量空腹血脂一次,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半年至少测定一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   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血脂的危险认识不足,再加上高血脂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在检查血脂时才能发现。“因此体检查血脂非常重要,特别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皮肤黄色瘤者;家族性高血脂症者;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等重点人群更要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三周后复查才可确诊   “体检查出血脂高不一定就是患了高血脂症,检测数据受近两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波动影响,未必能反映出你的血脂真实情况。”彭主任打个比方:春节、“十一”等长假期间,人们生活无规律,饮食无节制,如果节后检查血脂,有可能就超过指标。他建议,隔三周后再去复查一次,如果指标还高那就可以确诊了。   彭主任说,高血脂严格的来说应该叫血脂异常。因为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   由于血脂异常症有不同的类型,所以应针对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对症治疗,比如是胆固醇过高,还是甘油三酯过高,或是两者兼高。此外,还要排查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脂症等。   高血脂症不在于药物的使用,而在于如何阻断高脂血症的形成。使用药物治疗高血脂症有一定的规范,首先一定要先做到严格的饮食控制、戒酒、戒烟和运动与减肥,这需执行三到六个月,之后再复验,仍旧未改善,才会考虑使用降血脂药物。   实际上,在中医学中也并无高血脂这个病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振裕教授说,高血脂是以脏腑功能失调,膏脂输化不利而致以痰浊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疾病。   现代中医学家把这种由于膏脂蓄积而化成的痰浊,称之为“脂浊”。其症状散见于“眩晕、中风、脑痹”等病证中,属“痰浊”、“痰痹”范畴。   在临床上的病人中:有的因脾虚痰瘀阻络而肢麻;有的因肝肾不足聚痰生瘀而致头痛眩晕;有的因心脾不足痰瘀阻痹胸阳而致胸痹;有的因脾肾两虚痰瘀阻窍而成痴呆。这些病人通过化痰浊、行痰瘀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吃降脂食品防血脂升高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高血脂症的发生首要的是管好自己的嘴。那么,什么样的食物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呢?   “很多人觉得只要是营养丰富的就可以吃,所以很多人大鱼大肉,每天吃很多滋补品,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得高血脂症,饮食控制主要是要选择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彭国球特别推荐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书,他认为《指南》中的平衡膳食宝塔图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王振裕介绍说,具有降血脂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大蒜,可以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对降脂都有帮助。   他建议,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做菜少放油,尽量以蒸、煮、凉拌为主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