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线粒体与多倍体小麦的形成Chloroplast,MitochondriaandFormationofPolyploidsofWh.pdfVIP

叶绿体、线粒体与多倍体小麦的形成Chloroplast,MitochondriaandFormationofPolyploidsofWh.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 HEREDITAS(Beijing)15(5):43-481993 叶绿体、线粒体与多倍体小麦的形成 李 继 耕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100101) Chloroplast,MitochondriaandFormationofPolyploidsofWheat LiJigeng (InstituteofGenetics,AcademiaSinica.Beijing,100101) 1991年7月3-6日,我应邀参加了在日本扎幌北海道大学召开的国际小麦细胞质工程学术讨论会,会上围绕 着小麦核质杂种优势利用与多倍休小麦的形成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讨论.本文根据大会发言及有关文献加 以综述,供国内学术界参考. 一() 有关小麦核质杂种的研究,最早始于木原均 k(ihara,H.)有关细胞质对核基因表达影响的工作.早在1951 年,木原就在小麦属 (Triticum)与其近缘属山羊草属 (Aegilops)中发现了细胞质的遗传变异性 ’〔”.在此之 后,木原 ”(一33‘,Fukasawa(7),TsunewakiC27)等在日本,Mann(14,15)等在美国,Panayotov(23,等在保加利亚. 分别利用这两个属的不同种为材料,通过杂文转移、核质代换,构成不同的核质杂种,借以比较在相同与不同核 背景下不同细胞质对核基因表达的遗传效应.先后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以Tsunewakical为例,他在小‘麦属与 山羊草属中细胞质的遗传异质性”这一总题目之下发表了多篇研究报告,充分闻述了细胞核与不同外源细胞质相 互作用的表型效应.例如,雄性不育性、延迟抽秘、生长势降低、单倍休与双胚的发生、花斑叶片以及光合与呼 吸速率等.对其中的每一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至1980年,又将小麦属与山羊草属中33个种的细胞质,按 照它们对12种普通小麦(T.aestivum)的各种形态、生理、生殖性状的影响加以总结,从而奠定了这两个属细胞 质遗传的基础. 关于核质杂种的研究成就,大会主席Kinoshita(9)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核质杂种优势可以在Ae.squarrosa 细胞质影响下,在核质杂种F:农艺性状方而表现出来.因而预言,带有Ae.squarrosa细胞质的核质杂种是可以 得到的.花药培养技术现己应用于核质杂种研究中.Konzak’‘,“的工作表明,不同的异源细胞质对普通小麦核 供体的影响是广泛存在的.其中一部分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绿色植株百分率表现为正效应.很多细胞质特异的 核基因,如育性恢复基因、生活力有关的基因、孤雌生殖诱发基因,利用小麦核质杂种己被检出.Muka拼,.〕利 用两种不同的核基因作图方法,将Ae.koischyi的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Rfvl定位在 1B染色体随体上,约占随体 长度的三分之一,并且给出IBS臂上着丝点基因的基因次序:-Nor-B1-R户i--R)3-5S-BRna-Bl-G1i-1?1. Watanbe(34)比较了异源细胞质系的光合能力,发现两个代换系较对照 “中国春’小麦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b值, 但对代换系中类囊体膜蛋白很少直接影响,而对高的Prnax单(位叶面积最高光合效率)似乎仅仅是通过对叶绿 素浓度的影响而间接发生的.Allan’(〕评价了美国西北部利用异源细胞质改良冬小麦的研究结果,共用49对外 43 探细胞质与正常细胞质回交5-6代群体进行比较,最常见的差异发生在粒玉、秘V.数与抽秘期。约有5%外W,细 胞质增强了产量或产量成分,Murai’(,‘介绍了一种杂种小麦,!二产利用的两系法.一个带有Ae.crassa细胞质的 普通小麦品种Norin26,在 15小时以上长光照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在 14.5小时以下的短光照条件下则表现 为雄性可育.据此,就可以在长口照条件下利用受粉系生产杂交种子,另一方而可通过短日照条件下自花受粉而 保持.Toriyama。,)发现来自八倍体小黑麦的品种Salmon的S细胞质表现雄性不育,而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具 有S细胞质的育性恢复基因.因此设想,利用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