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 30 卷第 4 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 o l. 30 N o. 4
( )
1996 年 12 月 JOU RN AL O F CEN TRAL CH IN A N O RM AL U N IV ER S IT Y N at. Sci. D ec. 1996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龚 胜 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 430070)
摘 要 利用历史文献探讨了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危害及其地理分布. 认为中国早在
3000 多年前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 疟疾是先秦两汉时期最主要的流行病之一; 疟疾流行不仅是
促使商王盘庚迁殷的直接原因, 也是当时长江流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 该时期黄河中下
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是疟疾的主要流行区,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是恶性疟的潜在发生区, 疟疾主
要在军队中有大的流行.
关键词 疟疾流行; 疟疾分布; 先秦两汉时期
中图分类号 R 188. 2; R 092
疟疾( ) 是一种由按蚊( ) 传播的虫媒传染病, 其流行范围几乎遍及世界各
m a lar ia A nop h e les
地, 流行历史则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漫长. 古希腊称之为“沼泽的热病”, 中国早在距今 3500~
[ 1~ 3 ]
3000 年的殷商时代也有了疟疾流行的记载 . 直到现在, 全世界仍有 20 亿人处于疟疾的危
害之中, 每年报道的病例达 1. 1 亿个, 其中约 100~ 200 万人死于该病, 成为发展中国家人们发
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规划中所包括的7 种传染病中, 疟疾位居第
二[4, 5 ]. 疟疾现在虽已不再对中国人民的健康构成主要危害, 但依然是我国季风地区最广泛流
[ 6 ]
行的传染病 .
疟疾由按蚊携带的疟原虫(P lasm od ium ) 引起, 在全球 380 个按蚊种中, 有 50~ 60 个可以
携带致人疟疾的4 种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P . f a lc ip a rum ) 、间日疟原虫(P . v irax ) 、卵形疟原虫
(P . ov a le) 、三 日疟原虫(P . m a la r iae) ; 恶性疟原虫只能在 19 ℃以上生存, 其它 3 种疟原虫只能
[4 ]
在 16 ℃以上生存; 所有疟原虫生存的温度最适值在 22~ 30 ℃之间, 湿度在 50%~ 60% 以上 .
这 4 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在中国境 内自古以来即有流行, 其中恶性疟原虫引起恶性疟, 称
占
“瘴”;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间日疟, 称“”; 三 日疟原虫引起三 日疟, 称“疒”. 疟疾的
[7 ]
分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000 年来“瘴”的分布范围有逐渐向南萎缩的趋势 . 先秦两汉时期
是中国历史的早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