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說肩水金關漢簡、張家山漢簡中的地名“贊”及其相關問題
(首發)
周波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居延新舊漢簡、肩水金關漢簡等屯戍文書、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中都保留有不少漢代地名。學者們利用這些地名資料補史之闕,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不過受材料、釋字水平等諸多限制,他們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問題。肩水金關漢簡與張家山漢簡中的“贊”地即是一例。本文擬從釋字和系統整理出土材料出發,對兩批漢簡中的“贊”之地望及其有關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充分發掘其中所蘊含的歷史與地理信息。受水平所限,其中肯定存在不少錯誤及疏漏,也請學界同仁批評指正。
一
《肩水金關漢簡(貳)》原釋文中有“費”、“贊”兩縣名,分別見如下兩簡:
淮陽郡費備成里上造□腸年卅 第卅車 73EJT21:468
戍卒淮陽郡贊匠里滿願年廿六 73EJT22:80
以上兩簡皆是關於戍卒名籍的記錄。根據漢代文書“名縣爵里”的體例,“費”與“贊”均應為淮陽郡下轄縣名。
“費”縣《漢書·地理志》屬東海郡,與淮陽郡遠隔,“費”字釋讀恐不可信。查圖版,原釋文“費”字書作,原釋文“贊”書作,两者結構、寫法皆同,顯應為一字。簡73EJT21:468所謂“費”字當從簡73EJT22:80釋為“贊”。武威漢簡《儀禮·甲本服傳》簡4 “贊楄柱麋(楣)”,《儀禮·甲本少牢》簡21“有(又)興受贊者[敦]稷”,兩“贊”字分別書作、,與上引肩水金關漢簡兩字結構、寫法正合。據此可證此二字釋為“贊”當無問題。《集韻·換韻》:“贊,隸作賛。” 《肩水金關漢簡(壹)》簡73EJT10:550“贊”字書作,正作此形。上引肩水金關漢簡、武威漢簡“贊”所从“兟”旁書作形,筆劃連寫,應屬“贊”字比較簡率的寫法。
肩水金關漢簡淮陽郡之“贊”當即《漢書·地理志》沛郡之“酇”縣(今河南永城縣)。《隸釋》卷七所引東漢靈帝建宁元年《沛相楊統碑》陰有‘故吏贊陳俊’題名,沛郡之“酇”正書作“贊”。傳世文獻中亦有不少線索可尋。《漢書·地理志》:“酇,莽曰治。 《漢書·地理志》:“酇,莽曰治。《漢書·地理志》某縣,王莽改名為某治者常見。如漆漆觀,莽曰觀治;黎,莽曰黎治;清,莽曰清治;慎,莽曰慎治。據此文例與上引資料,似王莽改名前沛郡之“酇”亦寫作“贊”。《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杜預注:“駕、棘,皆楚邑。譙國酇縣東北有棘亭。”《釋文》:“酇,才多反,又子旦反;或作贊。”由此看來,似晉杜預作注時沛郡之“酇”仍可寫作“贊”。
沛郡之“酇”《說文》、班固《泗水亭高祖碑》均寫作“?”。《漢書·地理志》、《說文》南陽郡亦有“酇”(今湖北均縣)。歷代以來圍繞蕭何所封之酇侯國、兩“酇”字之音讀討論頗多。從音讀來看,沛郡之“酇”、南陽郡之“酇”均有音嵯、音贊、兼嵯贊二音三說。現在看來,沛郡之“酇”或曾先後有嵯、贊二音。段玉裁於《說文》“(?)今酇縣”下注云:“謂本為?縣,今為酇縣。古今字異也。班固《泗水亭長碑》曰:‘文昌四友,漢有蕭何。序功第一,受封於?。’正作?。《水經注》曰:‘渙水又東徑酇縣城南。《春秋·襄公十年》公會諸侯及齊世子光於?。今其地?聚是也。’按今三經皆作柤,酈所據作?,此皆古字作?之證。許云‘今酇縣’者,謂當時皆作酇,故著之。如邟縣既為周承休矣,而必存邟字,以著其始也。”說“?”、“酇”分別為古今字,應可信,故應劭(《漢書·地理志》顏注所引)、孫檢(《史記·蕭相國世家》裴駰集解所引)等注家皆謂沛郡之“酇”音嵯。《漢書·地理志》:“酇,莽曰治。治皆認為沛郡之“酇”後亦有贊音。從上引肩水金關漢簡等資料看來,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南陽郡之“酇”,諸家多從《茂陵書》音贊之說。不過此“酇”亦可能與沛郡之“酇”有關。李開元謂沛郡之“酇”見《史記·陳涉世家》,本秦縣名,沿革清楚,南陽郡之酇則不見有類似記載,其置縣可能與酇侯國更封有關。據此,南陽郡之“酇”或亦當有嵯音。待考。
“酇”縣地處沛郡、淮陽郡邊境,據肩水金關漢簡知其地曾屬淮陽郡。下面我們就從居延新舊漢簡、肩水金關漢簡等西北漢簡所見淮陽郡屬縣及其轄域這一角度來進一步論證上引肩水金關漢簡之“贊”即《漢書·地理志》沛郡之“酇”這一觀點。
吳昌廉、陳直、何雙全、周振鶴都曾對居延漢簡中的郡(國)縣資料進行過整理,其中也涉及淮陽郡縣資料。他們所整理出的淮陽郡屬縣如下:
1. 長平、扶溝、新平、貴堂、固始、苦、柘、夏陽、□
2. 長平、囂、柘、苦、高平、扶溝、固始、陽夏
3. 陳、苦、陽夏、扶溝、固始、新平、柘、長平、萊(?)、囂
4. 陳、苦、陽夏、扶溝、固始、新平、柘、長平、莱(?)、囂(?)、城父
吳昌廉、陳直所用資料僅限居延舊簡部份,何雙全、周振鶴則利用了居延新簡等資料,因此後兩位學者所列淮陽郡縣名要較前者為多。不過他們的相關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