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蝕的剝蝕速率研究方法——.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7 土壤侵蝕的剝蝕速率研究方法—— Cs分析法 董杰博士 4.3.1 137Cs法基本原理 在研究土壤侵蝕過程中,人們需要瞭解侵蝕的來源、部位與侵蝕速率及侵蝕物 質沈積的部位與沈積速率。現已有許多定性與定量測定土壤侵蝕和泥沙沈積速 率的技術,可利用經驗和理論方法對侵蝕速率和沈積速率進行估算,但只有爲 137 數不多的技術可同時提供侵蝕和沈積的資料, Cs示蹤技術即爲其中之一。 137 Cs作爲土地侵蝕示蹤劑可提供研究區是受侵蝕作用還是受沈積作用及侵蝕 速率與沈積速率的資訊(Ritchie J C, et al, 1990; Quine T A, et al, 1999; Lu X X, et al, 2000; 馮明義等,2002 ;鄭永春等,2002 )。 137 Cs原本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它是一種人工放射性核素。作爲核實驗中核 137 裂變産物的 Cs被抛入同溫層,並在那裏繞地球環行,當它由同溫層返回對 流層時,通常以幹沈降和濕沈降的形式在全球沈降和分佈。土壤中觀測到 137 137 Cs的最早年份是1954年,全球 Cs沈降的主要時期是1958年至1963年 或 1964年 ,沈降量較少時期在1971年和1974年,這與地上核實驗活動有關。20 世紀70年代後,沈降也就很少了,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産生的 137 Cs在歐洲和其他部分地區土壤中也能夠檢測到 Owens P N, et al, 1997 。 雖在核子試驗基地周圍的局部地區幹沈降很重要,但從全球範圍來看, 137 Cs由大氣到地面的沈降與降水密切相關,在各緯度帶內總沈降與降雨線性 137 相關。 Cs在地表的迴圈輸移主要發生在植被、土壤和水體間 如圖4.1 Davis J J, 1963 。 137 Cs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lincadtaiw...y Documents/My Webs/RISEgeo/geo_page_211.htm 1 / 6 [2009/9/6 06:35:24]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lincadtaiw...y Documents/My Webs/RISEgeo/geo_page_211.htm 2 / 6 [2009/9/6 06:35:24] 圖4.1 137Cs在地表的迴圈 Fig.4.1 Diagram of 137Cs cycle on landscape 137 植被自大氣吸附的 Cs當年便有93%被淋洗到土壤中,從土壤和水中吸收的 137 137 Cs數量極其微小,且吸收的 Cs在植物死亡腐爛後又釋放回到土壤中。 137 137 水體中的 Cs來源於受侵蝕土壤吸附的 Cs隨泥沙輸入水體和水體表面的直 137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