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pdfVIP

汶川地震灾区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灾区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pdf

第26卷第6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9年 12月 Vo1.26.No.6 JournalofPanzhihuaUniversity Dec.2Oo9 · 土木工程及消防安全研究 · 汶川地震灾区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 陈伟 郭小康 焦涛 (攀枝花学院工程结构研究所,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 要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损毁,本文通过对汶川县城实地调研,对灾区的砖混结构房屋进行 防震lI生能研究,从设防水平、抗震布置、构造措施、施工质量等方面综合分析,为今后抗震设计 、施工提供参考 依据。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砖混结构;防震性能 作者简介 陈伟 (1966一),男,攀枝花学院土木结构研究所,副教授。 砖混结构是我国目前民用建筑中大量使用的结构形式,由于造价低、施工方便、居住舒适,今后仍然 是广大城镇农村建设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不同,建筑 物建设年代不同,因而建筑质量千差万别,在 “5.12”地震中抗震性能也大不相同。地震后,笔者深入汶川 县城实地调查,对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分析如下。 l 汶川县城基本情况 汶川县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沿,顺岷江两岸河滩地带布置建设,海拔22米,四周为高耸陡峭的 峡谷山峰,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东北和西南部,距离成都 146公里,州府马尔康 246公里,总人 口11万人。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处于破裂地带上,地震后有专家认为是不宜居住地区,但也有人认为可以限制 居住人 口总量,灾后重建继续保留该地区。 2 房屋震害总体情况 我们通过划分若干工作小组,总共调查了二百多栋受损房屋,这些房屋大多数为砖混结构,其次为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有少量轻钢屋架大跨度结构,按照破坏程度分为三级,用红、黄、绿表示,红色表示 完全破坏,黄色表示可以修复使用,绿色则表示没有破坏。调查表明,红色 占67%以上,黄色 占24%,绿 色占9%左右,房屋损坏严重。 砖混结构房屋破坏的总体情况如下。 1)整体倒塌。此类房屋为2—3层,没有做任何抗震设防措施,无构造柱和圈梁,楼板预制,砌体砌筑 质量较差,灰缝用手指能少量抠出。整体倒塌较少见,仅见到一些临街的2一一3层砖混房屋倒塌。 2)外观严重破坏,墙体开裂,出现 X形交叉裂缝,甚至墙体倾斜,部分倒塌,门窗玻璃和装饰悬挂材 料掉落严重,构造柱出现混凝土破裂,箍筋强度屈服,房屋摇摇欲坠,抗震设防安全储备损失殆尽。 3)房屋外观比较完整,甚至门窗玻璃都完好无损,但内外部结构受到一定损坏,出现贯穿性水平剪切 裂缝(图1),楼层出现轻度错位,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这类房屋在震区很多,图2为县城某街道地震后 情况。 4)房屋没有受到任何破坏,结构完好无损,但由于处于危险地段,必须遗弃,图3所示,六层砖混住宅 房屋,背后为滔滔岷江,处于临空土坎上,随时有倾覆之虞。 3 砖混结构抗震设防要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颁发了三个房屋抗震设计规范,第一个是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TJll一78,于 1991年6月30日废止;第二个是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以下简称89规范),于 1 第26卷 陈伟 郭小康等:汶川地震灾区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 第6期 1990年 1月 1日施行,2002年 12月31日废止;第三个是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 0l规范),从 2002年 1月 1日施行。 汶川的建筑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修建,因此适用78规范和89规范,78规范过于陈旧,本文主 要以89规范和O1规范为依据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规范都是针对7—9度地震烈度为对象, 10度以上地区要专门研究。根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汶JlI是7度设防,而震区烈度估计在9度和 l0度 左右,破坏性极强,但震区中完全跨塌房屋不多见,这得益于汶川人民较强的抗震设防意识,上世纪七十 年代,发生过松潘一平武地震,对当地造成一定破坏。 抗震设防按二阶段设计,在设防烈度下,房屋不出现结构破坏,经简单修复可以继续使用;在罕遇

文档评论(0)

6f4f6f4d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