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种业发展之我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种业发展之我见.pdf

种业导刊 河 南 种 业 发 展 之 我 见 吴凤兰,王定林 ,唐瑞勤 ,康 志河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种子是粮食生产之本,种子的足量供应和质量 亿美元,占同期销售总额 12.8%,而且逐年增加。 保证,对于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方面,模仿性、跟踪性研究多,原创性研 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颁布实施后,我 究少,收集的资源多,创造的材料少;构建的基因 国的种子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种子市场得 多,商业化的少 。结果是审定品种多,具有突破性 到迅速发展。但 由于种子市场发展不稳定,种子数 的少。如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郑单 958 量和品种结构得不到有效控制,种子供需出现年度 近几年模仿品层出不穷 (行业 内称类958现象),说 间大起大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用种安全。 明研发方面缺乏创新 。 1.3 行业组织不健全 1 河南省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美 国的种子协会、亚太种子协会对于推动行业 1.1 行业聚集程度不高 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带动作用,同时国外农业的发展 目前河南省现有持证种子企业 800多个,我国 十分注重和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和功能,而我国 有持证种子企业 7300多家。近 10多年来种业发展 是公司+农户模式,一家公司面对千家万户承担制 开始由百花齐放走向适度集中,全国前 10强的市场 种的农户或种子种植户,监管制种难 ,技术传播 份额由2000年的5.4%上升到2006年的12.6%。2006 难,花费的时间、金钱等成本都很高。 年国内前 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相当于全球 10 还有种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不 强销售额的6%和孟山都销售额的22.O%。全国种 足,队伍不稳,手段不强,依法监管不力。这些问 业5O强中,河南省虽然上榜5家企业 ,但排名多居 题又反作用于上面两个 问题 。 40名之后,占全国的销售份额则更小。排名之外的 2 对河南省种业发展的建议 大大小小的种子企业 ,以及无证的种子经营商家数 量更是不计其数 (包括备案代理企业的许可证,代 2.1 提 高创新 能力 理其种子的、以及无证代理的),在 目前我国还不太 创新的重点是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引进消化 健全的市场竞争体系中,小的难 以淘汰,大的难以 吸收再创新。要有公共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资本, 壮大。 还要营造创新氛围,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 1.2 研发投入不足 ,自主创新不够 改革现有种子科研投资结构,加大对科研院所进行 目前,种业研发单位既有省市县级科研院所、 育种科研的公益性、基础性研究投资的同时,增加 大专院校,也有积极投身育种的多家种子企业 ,国 政府在商业育种投资补助、贴息等资金扶持,在种 家对新品种研发投入较少且分散 ,多数企业研发投 子工程、现代化种子加工储运 中心等项 目方面向种 入仅占销售额的2%~3%,个别企业占8%~10%。 子企业重点倾斜 。企业可提取销售收入的3%~5% 2006—2007年,世界前 5强种业公司发展投入 14.7 用于科技育种 ,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 收稿 日期:2009一l16 作者简介:吴凤兰 (1962一),女 ,河南通许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工作。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