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文学”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文学”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影响.pdf

文化研究 晨 “人的文学’’对 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影响 黄晨璐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09)35—245—02 摘 要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思想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 了一种新的文学意识 !它理清了当时文学发展杂乱的头绪,把文学 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文学改革的本质须实现思想 内容的革 革命由混乱甚至是有些非理性的状态拉入理性发展轨道上来,集中 命,从而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新文学的主流地位;他强调 力量把文学革命继续下去!新文学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在 “人的文 文学对 “人”的发现,倡导 “人道主义”思想,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 学”这一文学革命的纲要指引下,鲁迅、茅盾、巴金、郁达夫、老舍 、沈 追求,对新文化运动乃至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从文、丁玲 、冰心等一大批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们,以 自己个性鲜 关键词 周作人 人的文学 新文学 人道主义 明、风格多样的文学实践和创作实绩。让20世纪中国文学的开篇处 永远闪耀了一批血肉丰满、真实生动的 “人”的丰碑1 周作人的 “人的文学”思想 ,是在 “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2升华白话文学的精神追求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来 在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中。闪烁着 “人”的精神。所谓 “人”的精 的一种文学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1918年 12月 《新青年》刊登的 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文学表现对 人“”的关怀。在 《人的 他的人《的文学》,带来的是中国的 “文艺复兴”。后来他又陆续发表 文学》中,他表现的是一种真正众生平等的思想。他倡导个性的觉 了 思《想革命》、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文章,这几篇文章本 醒与解放,是在不损人、不害人基础上的个性觉醒与解放,是一种 质上都是 《人的文学》的深化 ,它们共同构筑起 “人的文学”观的核 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在他的 “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心。从此,“人的文学”这一命题赫然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 中,出发点和终极点都是每一个个人,而不单单是某一个人。而 “人 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常用话语,影响深远。 间”是以每个 个“人”为本位,就是说要立足 个“人”,同时也不能忽视 1奠定新文学的主流地位 “人间”。这个 “人”不是极端个人主义的 “人”,也不是单纯的抽象 在 《人的文学》等一系列文章发表以前,胡适、钱玄同、傅斯年等 人性的 人“”,当然更不是反个性、反个性以求纯粹共性的 人“”,它是 都曾对文学革新提出过种种主张,但他们主张的大体在语言、文体 个体的 “人”、人性的 “人”与群体的 人“”的辩证统一。推演到文学领 等文学形式的革命上。他们给予了旧文学足够的批判,但究竟什么 域 ,周作人很 自然地引出 人“的文学”概念—— “人间本位式的人道 样的内容才是新文学所倡导的呢?他们并没有给国人一个明确的 主义”。进一步肯定了文学表现的 个“体”意义,指出文学应指向人的 答案。此时周作人发表 人《的文学》,正是给混乱的文学革命以醍醐 道德、人的生活。指向对 人“性”的发现。他将个性 自我作为文学表 灌顶式的指引。在 《人的文学》中,他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学 现的起点与终点加以确认 ,以此来区别传统旧文学。无疑,这种对 观—一 人“的文学”,从思想内容上将新文学与旧文学予以明确 人本、对生活、对道德的追求 ,是现代文学建构的重要内涵。 区分。他认为,新文学的改革只流于外在的语言形式,并未动摇旧 这种人的精神,还表现在对写作者人性的要求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